第一次意识到“预判能力”这个概念,是在两年前。那是在我面对自以为复杂的局面时,一位经历过人生起伏的前辈教给我的。他说:“在这件事情里,一共就有这么几个主体。你想想,如果换你是他,你会怎么做?你要先想到事物会有几种可能,而哪一种可能的可能性又最大。自己先实事求是地分析出事情的可能性走向,然后用事实去检验它的正确性。”
果然,那次事件的最终结果不出我所料,而我,也因为对这样的结果早已心中有数,所以,坏的结果并没有过多地影响我。
可以这么说,面对波诡云谲的生活,预判能力强,意味着对事物的把控能力强。
就职于投资公司,我能真切地感受到预判能力的重要性。
分析师每天给到的交易计划,其实就是他们根据对基本面和技术面的分析,对未来的行情走势做出预判,然后给出建议的点位和方向。在每天早上给出交易计划之后,这一天接下来的工作内容,无非就是一个对早间预判的验证过程了。
预判正确率高,则客户盈利、个人受到追捧、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反之,预判错误率高,则客户亏损,个人也可能受到贬斥,长期下来,公司极有可能门可罗雀,一派冷清。
对于一个交易者而言,面对瞬息万变的盘面,较强的预判能力可以说是他的王牌,预判能力强,意味着赚钱能力强。
再来说说“国民老公”王思聪——他老爹。王健林在《吴小莉与行动者对话》这个节目上,吴小莉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看您这几年这样发展过来,几次的转型,从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到文化旅游地产,我们都觉得您是踩在点上、节奏上,但您说您是危机感,为什么您的危机感会比别人早?(节选)
王老板是这样回答的: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研究宏观经济,就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对于做出前瞻性的判断有帮助。所以说,我们好几次都比较准确的判断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下一个趋势。比如最早我们估计城镇化,将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城镇化需要什么呢?当然需要住宅,但是我们觉得更需要与之配套的商业、医院、教育这些,但是其中,医院、教育政府在做,商业是没人做的,所以我们就比较早地进入了这个行业。(节选)
对于一个商人而言,面对变幻莫测的商场,预判能力强,意味着长远而独到的眼光。
私以为,预判能力是其他一般能力的前提。没有相对准确的预判,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就可能处于一个相对动荡的状态,想发挥各种能力,又何来的机会和空间呢?
不仅体现在对生活和工作大局面的把控上,“预判能力”在专业技术性领域也有应用,如:驾驶、篮球、网球等。
预判,不是算命,不是随意猜测,而是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地做出判断和推测,然后,再用接下来的事实一步一步地去检验它。正如哲学上讲,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真理,又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应。
祝大家能逐步提高自己的预判能力,做自己生活的掌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