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如何巧打选购基金“时间差”

投资者如何巧打选购基金“时间差”

投资者购买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省去较多的资产配置时间。通过专家理财,来实现既得利益。但在人们实际购买基金时,常常具有时间管理的意识,而缺乏时间管理的方法。主要表现在对基金产品的购买时点、资金组合等缺乏应有的时间观念,不能巧打“时间差”,从而错过了很多获取收益的机会。

一、认购期和申购期的“时间差”

开放式基金的认购期一般为一个月,而建仓期却需要三个月。从购买到赎回,投资者需要面临一个投资的时间跨度,这为投资者选择申购、赎回时点进行套利,创造了“时间差”。因此,对于偏好风险的投资者来说,只要掌握了股票型基金的建仓特点,就能获取不菲的基金建仓期收益。

二、前端和后端收费的“时间差”

为了鼓励基金持有人更长时间地持有基金,同时增强基金持有人的忠诚度,各家管理公司在基金的后端收费上设置了一定的灵活费率。即随着基金持有人持有基金时间越长而呈现后端收费的递减趋势。

对于资金量小,无法享受认购期大额资金费率优惠的,不妨选择交纳后端收费的方式,做一次长期价值投资。

三、场内与场外转换的“时间差”

在基金的投资品种中,LOF基金和ETF基金既可以进行场内的正常交易买卖,还可以进行场外的申购、赎回,并存在多种套利机会。怎样研究分析和把握套利时点,对投资者购买此项基金是十分重要的。

四、价格与净值变动的“时间差”

对于封闭式基金而言,交易价格和净值是随时变动的,而且交易价格的变动和净值的变动没有一定的波动规律,但在交易价格与基金净值之间却存在一定的联动关系。即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与净值之间的价差越大时,其折价率就越高。这为进行交易价格和净值套利的投资者提供了“时间差”。

总之,投资者只要善于把握不同基金产品的特点,捕捉基金产品投资中的机会,就能因巧打“时间差”赢得获利机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