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又听到了这首歌,上一次听大约在四五年前了,当时只觉得节奏轻快,听起来整个人都变得舒展起来。如今再听到这首歌,单单看到歌名,其他的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前一阵子看到一句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日;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就像关忆北的评论里所说的“以前我不知道关忆北是个人名,后来我才理解,人人都是如此啊,所谓用余生去思念北方不是某个地方,而是某个人。可是我们偏偏要说是那个地方。”时间赋予了一件东西太多的故事,而物件本身已经不再重要。
朋友说,“你的心思怎么总是这么重?”我一阵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自己没有感觉到,仔细一想,却又的确是这样。凡事都不会做绝,凡事都会考虑很多,凡事都很能够忍耐,凡事都不能放开手脚。可是,是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
翻了在论坛发的所有的帖子,从大一第一篇写的小诗,到大四最后的告别,从开始到跳脱,到后面沉默寡言,时间像流沙一样把一个人慢慢吸入了泥里。说过了太多话,有些话便不想再说,以为都会懂。 见过了很多人,有些人,便不想结识,因为没意思。走过了不少的路口,却选择了无趣的一条,因为怕伤害。现在想想,当初怕不是选错了,把自己憋到了空荡荡的原野上,天地很大,一望无际,却也很小,只有自己,想得到,怕失去,患得患失,而墨菲定律告诉我们,越担心的事情越会发生,越怕失去的东西,则会失去的越快。
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是时候跟过去的说再见,对将来的说你好,行走在过去与未来的分界线,不回头。
下一站,你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