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看三国,老不读水浒”,应该这样理解才对

“少不看三国,老不看水浒”,其它古人都想错了,“三国中的谋略,个人更理解为心机,心计”,年轻人看了,有变成老狐狸之嫌,故,三国这货色,少儿不宜;而对水浒,因为“水浒注重义气,老人家嘛,心平气和不应该更好”,所以,水浒这东东,老人不宜。

开卷有益。无论是“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还是“少不看三国,老不看水浒”,都不是积极的应对态度。 

夏重谋略,三国围绕的是谋国,水浒纠缠着谋事,而谋国谋事都离不开谋人——琢磨人,自己和别人、今人和古人。 

无论三国还是水浒,都有谋国谋事谋人,都有会谋和不会谋,更有傻谋、瞎谋、乱谋、作死谋。 

小年轻,读读水浒,看看宋江怎么谋事谋人、看看吴用怎么谋事谋人、看看柴进林冲卢俊义晁盖王伦……怎么不会谋事谋人,指定会助推自己的人生提升;长大一点儿了、阅历多一些了,抓紧读一读三国,看看孙权怎么谋事谋国、刘邦怎么谋事谋国、曹操怎么谋事谋国,看看司马氏怎么谋事谋国、诸葛亮怎么谋事谋国……也指定会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拓展历史 

《三国演义》由罗贯中先生书写。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水浒传》由施耐庵先生书写。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装修与学习二者看似不同的领域,怎么扯得上关系呢?嘿,我还硬生生的把它们扯上关系了。真是“不为新词强说愁,只为说理乱...
    缘本简恋阅读 298评论 0 2
  • 在结束了一场旅行后,看见一个停满了船舶的码头上,一座绿色的小岛正酣甜的睡去,车站里开走了最后一班车,夜归的人行走在...
    黯钦阅读 355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