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妹毕业后来北京工作,我们找了个时间聚了聚,因为同一个专业她又只比我小一届,于是有着聊不完的八卦。聊到大学班主任,学妹说:“曾老师说你在北京,怀才不遇着。”
听完心里五味陈杂,嘴上却一个劲儿嘻嘻哈哈地自黑自嘲。曾老师是我大学很喜欢的老师,一直鼓励着我引导着我,给过我许多帮助,她这么说,是心疼我,但“怀才不遇”这个词却让我羞愧难当、脸红不已。
毕业一年多,我确实处处碰壁,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对未来焦虑而迷茫,但从不来不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只是一个普通的迷茫女青年,“怀才不遇”,那也得是屈原、贾谊、辛弃疾、姜夔、徐渭那样的才有资格说。
我始终坚信,在这个时代只要你有真才实学,总有一天会被别人看到。如果没有,要么是时机尚未成熟,要么是你能力不够。这个时代虽然不是最好的时代,但和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比起来,是最容易成功的时代。
但最容易成功的时代,也是最浮躁的时代。无孔不入的媒体总是给你透露各种消息:和你差不多年龄甚至比你小的人,拿了500强offer、创业拿了A轮、作品获得某国际大奖、出书拍电影……面对这些报道,你觉得自己和成功相差十万八千里,永远都不会有机会,他们已经跑在你前面,再怎么追赶也无济于事。
身边人的成功进一步加剧你的焦虑和绝望,大学同学进重点机关当了公务员、亲戚家孩子博士毕业留在了美国、高中同学在家乡开了一间生意火爆的咖啡馆、小学同学的孩子已经能上街打酱油了……而自己依旧独自漂泊在异地,在一家很一般的公司,拿着不高的工资,晋升机会渺茫,心中失落抑郁,甚至对未来绝望。
然而在未失败的时候就拥有失败者心态,才是真正失败的开始。二十多岁的年纪,依旧有着无数从头再来的机会,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完全可以跳槽,觉得自己文凭不够可以继续深造,觉得现在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可以果断转行,没有技能可以去学……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有什么后顾之忧呢?今年是我本命年,朋友叫我去买一套红色内衣,可以挡挡厄运,我跟她开玩笑:“这么多年我运气从来没好过,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现在已经很不好了,换种活法,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这几天赵雷的《成都》在朋友圈刷屏,媒体用了“一夜闻名”、“爆红”这样的字眼。但之前的赵雷,演唱会的门票只有几十块钱、在酒吧里过夜半夜被装修声吵醒、借钱出第一张专辑、参加《快乐男声》被淘汰……那时候的听众,绝对想不到今天他会以这种方式重新站在芒果卫视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发出如此耀眼的光芒。配得上野心的才华,加上坚持不懈,总是会发光的。
前段时间看纪录片《寻找小糖人》,罗德里格斯的故事让我久久无法平静。罗德里格斯是南非人眼中的摇滚巨星,两张专辑的销量超过50万,安抚了因种族隔离而感到痛苦灰暗的南非人民,知名度不亚于滚石。但南非歌迷发现在网上根本搜不到罗德里格斯的任何信息,只好各种猜想,有人认为他在一场演唱会中自杀……但真实的罗德里格斯,只是美国底特律一名平淡无奇的建筑工人,他年轻时录制过两张专辑,但最终只卖出6张,于是黯然放弃。但在他70岁的时候,世界终于承认了他摇滚巨星的身份。
孟德斯鸠曾说:“成功之路,往往看一个人是否知道要多久才能成功”。很多人就是执着于“要多久才能成功”而惶惶不安心生疑窦,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条路,开始怀疑是否一开始就做错了选择,于是或中途落荒,或前功尽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虽然已经被说烂,暂且换个更文艺的说法“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
记得2015年底注册简书的时候,有个跟我差不多时间注册的作者——彭小六。他已经成为了在简书上进行内容创业的作者,出了书,拥有一个团队,进行只是付费模式的创业。虽然我并不是很喜欢他写的内容,但他的努力是无法忽略的。谁能做到一周看那么多书,做那么多读书笔记,保持如此高频率的创作?再看看自己,一年多了才写了15篇,自己和别人的差别总是有原因的。借用大兵评价赵雷的话:他不成功,天理难容。
比你优秀的人已经那么努力了,你还有什么资格自怨自艾呢?机会对每个人来说并不平等,如果还不努力,最后就真的只能活成自己最害怕的样子。当一个人真正决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一定充满力量,整个人在发光。
偶尔也可以喝喝鸡汤,喝多伤身,不喝则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