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说:小说都是虚构的,但是我更坚信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
我们常常在小说中会看到自己或者亲人的影子,比如读《平凡的世界》,我的泪水总是禁不住夺眶而出,书中的故事就是我们小时候的经历,书中的角色就是曾经的我或者我们,今天阅读到徐国强老汉厚葬黑猫的篇章。
老人和黑猫是最亲密的伙伴。徐老汉是地委特派员的岳父,随着女儿女婿从县城的小院搬迁到省城的楼房,因为女婿的关系,每个见面的人见到他都很客气地打招呼,是我们常常以为的光鲜的生存状态。可惜女儿女婿工作都很忙,外孙女小霞正值青春浪漫的时期,他们都很少回家,老汉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只能呆在十几平方的小屋里。于是,黑猫成了他最好的伙伴,他们常常拉家常,几乎都是老汉在说,黑猫静静地听,间歇地喵喵连胜算作回应。老人厚葬黑猫,陷入幻听。
有一天,黑猫下楼散步很久都没有回来,老汉在楼下找了两小时,他几乎找遍了小区中所有的角落,后来他猫着腰趴在草丛中喵喵地叫着,声音咽。两天后黑猫回来了,它受了很重的伤,老人颤抖着双手把自己的药片找出来,用止血散洒在猫的伤口上,可是胶布去无法粘在皮毛上。他好不容易为黑猫包扎完毕,把止痛药品研磨成粉喂猫喝,黑猫静静地躺在毯子上面,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最后,在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闭上了眼睛。老汉把它抱到阳台上,用垫子盖上,然后一支接一支地开始抽烟,外面下着雪,他的胡子上面很快结了一层霜。徐老汉找出一个木盒子,认真地清扫,铺上新棉絮,然后把黑猫的尸体放进去,把黑猫平时使用的小碗和毛线团也放进去。他在一个向阳的山坡上刨了一个小坑,把黑猫的棺材葬了进去,并做了一个小坟包。
以后,无论刮风下雪,老人每天都要到黑猫的坟头坐一会,他好像出现了幻听,经常听到黑猫在叫。老人重新得到黑猫,感动流泪。也许只看老人厚葬黑猫并不那么催泪,但是在他厚葬黑猫之后的几天了,家里几乎没有人发现老人的难过,更没有人安慰他受伤的心。女儿在吃饭的时候随口问:”这几天怎么没有见到猫?”老人回答:“猫死了。”女儿说:“是呀,这只猫太老了。”说着就去盛米饭了,而家里也再没有人提起黑猫。老人失去了伙伴更加孤单,他依旧每天去看黑猫,只是不敢走进,就在附近的小路上远远地望一望,他常常听到黑猫的叫声。
有一天黄昏,他又听到了黑猫的叫声,他以为又是幻听,可是他又连续听到了几声“喵喵”的叫声,原来是外孙女小霞为他买回来一只小黑猫。老人捧着黑猫,弯下腰把脸在猫的身上蹭了蹭,泪水顺着他的眼眶留下了。这是老人在黑猫死后第一次流眼泪,在猫受伤的时候,他多么需要帮助,可是女儿女婿一天都不会家,在厚葬了黑猫之后,他多么需要家人的安慰,可是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他的心里不断储存着悲伤,对黑猫的怀念,对孤独的加深,在外孙女送给他小黑猫的时候都化作了乌有,因为他知道了:他并不孤单,家里人在关怀着他,黑猫又回到了他身边。
老人的眼泪是欣慰,我的眼泪是思念,我想起了姨姥慈祥的面容。我的姨姥丈夫去世的早,她虽然有四个儿子,都在县城上班,平时工作都忙,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时间回来看她。姨姥家养了一只有梨花斑纹的猫,我常常看到,姨姥做好饭总是先给猫盛一碗,然后搬个小凳子做在它旁边,一边吃饭一边絮絮叨叨地聊天。我歪着脑袋问:“姥儿,猫能听懂你说话吗?”她笑着说:“能,它聪明着呢,啥都能听懂。”说着亲昵地在猫的头上抚摸几下,猫也会抬起头“喵喵地回应两声,好像证明它真的能听懂。后来,猫因为太老去世了,姨姥病倒了很长时间,现在我才知道,她早已经把猫也当成了亲人。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子女把老人接到了城市的楼房中,居住的条件好了,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多陪伴老人聊聊天,关心他们精神方面的需求。无论工作、生活的节奏有多快,在老人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耐心听,发现他的内心需求。最好的办法是尊重老人的意愿,更多的老人希望留在农村,那里有熟悉的人可以聊天,或许在田间地头跑一跑他们的心情更愉悦,我们做子女的辛苦一点,周末多回家陪陪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