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真正的人生,不是你继承的那部分而是你创造的那部分,它是你不断选择和努力的结果。不论你有个富爸爸还是穷爸爸,辛与不辛都可能在你手中转换。你的一生,由你自己打造。
读了《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我总结出这本书提出了“成功同心圆”,即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辅以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六种重要的人生态度作为同心圆的第二层,再以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六种行为方式通构成同心圆的最外一环。书中告诉我们:要培养自信,建立自省的习惯。我们一方面对自己有信心,用放大镜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地提升自己擅长的技能,变得更自信。自信是潜能的放大镜。同时要有自省的习惯,反思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在薄弱的地方加强学习,管理好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
培养自己的六个步骤:
1、尊重自己、鼓励自己;
赞美自己,从潜意识做起;
用言行激发自己;
从成功里获得自信,从失败里获得自觉;
5、制定具体目标,由自觉达到自信;
6、发挥优势,放飞自我。
7、自信和自省都要把握分寸,自信过多,就会变成自负;自省过度,就会变成自卑。这几年我才发现自信的重要性,也在慢慢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书里有一段内容让我印象深刻,就是李开复先生的两次选择“放弃”,一次是他放弃已经修了一年的法学专业的学分,转到了计算机系。当时哥伦比亚的法学专业是全美排名第三的专业,但计算机系就很普通,尽管如此,李开复先生还是放弃了法学专业,因为他发现自己对法律和政治兴趣不大,计算机科学才是他的最爱。第二次放弃是他取得博士学位后可以留校,但他放弃留校,选择去苹果公司。两次勇于放弃都是他在仔细权衡之后,作出了选择。放弃意味着失去,很多人没有勇气放弃。李开复先生选择放弃已经失去激情的东西,跟随自己的内心,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勇于放弃已经为之努力并有一定成绩的领域,选择重新开始新的领域,这种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挥别错的,才能拥抱对的。
每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都会做当时认为正确的、最好的选择,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体验,发现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这时候很多人没有勇气放弃已经付出的努力和当时取得的成绩,会选择毫无热情地坚持到底,因为没有投入热情和热心,结果往往很不理想。很多书和文章都在教人如何坚持到底,但我们也要学会放弃的智慧。如果发现选择是错误的,就要勇敢地接受沉默成本,及时止损,这才是最佳选择。
我们要学会坚持好的选择,也要勇于放弃错误的选择,还要有智慧分辨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如何做出一个好决定:分别列出两个选择的利和弊,看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得到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失去的自己是否能承受。慢慢积累经验,就越来越容易做出好决定。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最好的自己》。那么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在我看来,首先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我们常常感到痛苦的原因就是,我们忘记了自己的优点,太爱和别人比较,总是把目光投到别人身上,想过别人的生活,成变成别人。
我们要如何定义成功?如果把成功定义为超过别人,那么你永远也无法获得成功,因为永远都有比你更强的人,如果把成功定义成超越过去的自己,通过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己,那我们就是成功的。在接纳自己的同时,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就是做更好的自己,最好的自己。海明威曾经在《真实的高贵》说过一句话: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