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结的大红薯

堂兄从偏远的乡下进城来,送来了一袋鲜红薯。已上初中的女儿手指红薯问:“妈妈,树上结的红薯可真大,等放了暑假我也回老家上树摘红薯……”

一家人听后不禁捧腹大笑。我的神情陡地一战,非但笑不起来,心里隐隐作疼起来。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一天到晚把学生们囚在教室里,考分论英雄,升学定成败,学生们学工、学农、学军等必要的社会实践时间都被挤占了,这是造成了学生五谷不分的主要原因。而在于家长,尤其是我们这些吃红薯长大的农村家长,虽然进了城,可屁股眼里的红薯屁还没放净,竟也人五人六地把自己当作正宗的城里人,忘了乡村,忘了农事,忘了农民。而对于子女则把考分当命根,升学当目标,一年四季也不带他们回故土感受乡村生活,体验稼穑之艰辛,以至于闹出了“树上摘红薯”的大笑话。

刨红薯

说是笑话却让人高兴不起来。反思几十年的中国教育,非左则右。我们这些七十年代末高中毕业的学生,上学时大多的时间都是学农、学工或勤工俭学。到附近的煤矿拣铜核、炼焦厂出焦炭,到砖厂装窑出窑;上山开荒修梯田、种荞麦、栽果树;入山杀窑稍、背坑木,帮学校附近的农民割麦、打场、收粪方……大多的学习时间都被社会实践活动挤占了。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时我们毕业了,想学文化时,

摸住枕头天亮了。自从考试和升学成了中国教育的指挥棒以来,学生必要的学工、学农等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几乎被学校取消了。学生像“囚徒”一样被囚在校园内,开始十年寒窗的面壁苦读生涯。别说到农村、下工厂搞社会实践,有的学校就连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的时间都被应试的数、理、化和外语课挤占了。工厂、农场、农业、农村、农事、农时这些近在咫尺的“本儿”,却变得遥不可及,并且日渐被学子们遗忘,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偏颇和失误。

放假的娃娃割麦子

社会是座大课堂。在注重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工、学农、学军、学商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充分接触和了解基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我们这些进城的农村家长,要自觉带领自己的孩子回到故土,适时适当参加春耕秋耘劳动,了解四季农事,莫让“树上结红薯“的笑剧重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工作也好,生活也罢,日子终究是自己的!快乐是一天,痛苦是一天;看到明亮是一天,看到黑暗也是一天。与其坐...
    空谷幽兰Lax阅读 520评论 7 13
  • 写给蔡应律文心三千抒月云,胸怀江山哪堪寻;沧桑杯酒寄湖上,歌罢笑撒极目春。 写给阿一 人生由来轻抒语,从来真挚写心...
    陈载暄阅读 553评论 0 1
  • 然后动不动说老爸是三八我是三八!真心搞不懂小袁为什么会那么喜欢不干净,那么喜欢乱糟糟!不懂不懂!不知道我婆婆是一个...
    honglinzi阅读 67评论 0 0
  • 1、什么是树? 在计算机科学中,树(英语:tree)是一种抽象数据类型,用来模拟具有树状结构性质的数据集合。它是由...
    胡博要毕业阅读 7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