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新冠病毒挡住了和朋友频繁往来的脚步,所以虽然几公里之外,却如在地球的那一端。昨日,明媚的阳光送来了久违的朋友,还有她的儿子,那个可爱的“小陈老师”。这个“小陈老师”可不得了,虽身高不足四尺,八岁,小学二年级,但是能玩游戏能背诗,能写作文能讲课,真像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呢,只是暂时还没有靠这个头衔拿工资。不过,如此发展,前途不可限量也。
我很想知道,朋友如何在小陈老师身上施播的阳光雨露,朋友便分享与我,我就顺便做个总结者和传播者吧。
【听】小陈老师来到世界上不久,妈妈就开始给儿子听“火火兔”直到现在,里面的音乐、诗词、英语、故事,让小陈老师迷上了。所以读二年级的小陈老师对语言和音乐比较敏感,表达准确,记忆力好,比一般孩子厉害不少。至于其中的科学道理,《父母的语言》会给我们科学的解释的。【看】嗷嗷待哺时,妈妈用自己的眼睛帮着孩子看故事,然后讲给他听;到两岁多,孩子就随便翻那些图画书看,一分钟就一本;再大些,慢慢翻绘本了;当幼儿园小班时候,妈妈先是让他每天认识20个字,后来增加到70个字,到上小学的时候,基本能认识接近两千字了。排除了阅读障碍,小陈老师就开始自由的切换阅读书籍,甚至在一年级时开始进军“四大名著”,如今在读完《三国演义》之后,已经又在享受《水浒传》了。只是给妈妈说,《水浒》里面那么多大将,我怎么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啊?我和朋友讲,太好了,他能提出这样好的问题,那就鼓励他,让他自己去寻找记住人物的方法,他肯定行的。到最后,具体记住复杂人物的方法是什么本身或许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创造力的增强。想想,就觉得美啊。
妈妈的眼界大,孩子的世界就更大。
【讲】尽管小陈老师在一般人面前显得有点腼腆,但是在家里父母面前或是正式场合,他可大胆着呢。很小就能把自己看到的绘本故事再加工讲给妈妈听,天马行空却自有逻辑,很是让爸妈惊喜。于是不断鼓励,到现在可以把自己学习到的课内文章有条理的给当妈妈的老师讲出来,有概括,有点讲,有总结,更可贵的是还有质疑,活脱脱一枚好老师呢。比如讲《雷雨》这课,作者写道“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天空中出现一道彩虹。”小陈老师就质疑了:妈妈,这个写文章的人有点啰嗦呢,这里写到“天空中出现一道彩虹”还需要前面写“太阳出来了”吗?有彩虹肯定有太阳啊。是啊,这个作者没有逻辑意识吗?小陈老师用脚趾母就知道的呢,哈哈。问题是该怎么给小陈老师解惑,这还有点挑战老师妈妈了。
最好的学就是教,在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成长。而给孩子创造能教的舞台,这是懂教育的父母才能给予的。
【写】看到朋友手机里拍的儿子从开始看《三国演义》时写的稚嫩而有趣的笔记,我笑了,小陈老师的笔记中关于“读书后的收获”这一栏太好玩了。第一次看完《三国》里面的一个故事后写的是“刘备是老大”,以后就有诸如“姜维虽胜,但sun坏了很多粮车”“蜀军和魏军都有木牛流马”“刘备不该把营zhai扎在深山里”“诸葛亮其实根本不会呼风唤雨,只是预测”“当时天下大乱,朝政荒废,恶人为非作歹,民不聊生”······等等。才看《水浒传》记下的是“鲁智深就是鲁达”“书里的人都很厉害”······就是这样一些简短的记录,充满了童趣,有认知,有辨别,还有是非观和道德感,我们看到了知识点点的扎根,思想的层层上升,这些文字里就见证着小陈老师的步步成长。据说小陈老师某天还要求妈妈,你看《红楼梦》吧,你看了也写笔记。朋友本能地拒绝说,我是老师,我只给人布置作业啊。我说,你啊,抓住这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宝贵机会吧,不然,我们以后会被孩子抛在身后太远太远的。
那些精彩的故事就这样吸引着小陈老师渐入佳境,到现在他已经能写好几百字的日记,我实在佩服。 真是积小步,能至千里。
【连接】人类原始的属性是爱群居,在群落里成长,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所以把孩子放到群团里影响他是很好的方式。朋友和学校里好几个同事让自己孩子们共同组成了“诗词比拼大赛”,学校有方便的场地,每周五举行一次。据说,孩子们劲头十足,唯恐落后,就是想要证明自己的勤奋,自己的努力,自己的速度和质量。这些,都在和其他孩子的连接后,和牛人比一比,才知道自己是谁谁谁。当然,是有奖励的,家长们也奖励自己和孩子们一起吃大餐,氛围太好了,乐哉乐哉!
正月里还有个大舞台,那就是大家庭团年。小陈老师在家庭内部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是可以凭借背诗的功夫傲视群雄,收获良多奖励红包的。劲头有多强势,效果就有多好。
家庭创造的氛围带给孩子成长的复利不知道有多大呢,但是很多父母没有去想过算过,一如曾经的我。
小陈老师从听到看,从看到写,从写到讲,再到连接,阅读理解的水平就是这样练成的。
那么,在孩子阅读的路上,父母是什么呢?
父母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价值感和终生成长的心态的人,也是努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爱上阅读的那个重要的开关。
哦,这个小陈老师的大名叫“陈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