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目标:通过对色彩知识的运用,找到一种塑造透明玻璃质感的方法。
预期结果:通过对色彩色相,明度,和纯度的分析,找到塑造出符合物体质感的方法。
练习结果:通过增强颜色对比,与添加同类色的方式,初步找到塑造物体玻璃质感的方法。
画前思考:
1. 起形。 画幅2:3,300g 牛卡纸。
2. 分析物体的单色明度与受光关系。
通过打在物体上的高光,和阴影分析得出光是从“左前方”打过来的。
通过软件分析得出物体明度关系如下:
高光:玻璃杯高光处(杯口,杯托,杯底),水滴右边缘,樱桃高光处。
亮面:梨子左受光面。
灰面:梨子正面,玻璃杯两个侧面,樱桃正面,水滴。
暗面:梨子右侧面,樱桃右侧面,阴影。
反光:梨子,樱桃,玻璃杯底右侧底部都受到光滑浅色桌面反光影响,被稍许提亮。水滴右边缘高光是受反光影响。
3. 分析物体的色相及纯度。
通过软件提升饱和度分析得出,同种质感的物体颜色纯度与受光明暗程度有关。
- 当处于亮部时,可以在颜色中加入白色或同色系中更亮的颜色,来降低纯度,提高明度。
- 当处于暗部时,可以加入互补色或分散互补色,来降低纯度和明度。
回顾:前次画出现的问题及老师指导意见。
暗部的颜色不够重,对重色的明度判断有问题。
解决方式:加重“重色”与“亮色”及“灰色”的对比。完成后,可以退远,眯眼观察重色过渡到亮色这一块的颜色体积感是否有自然形成。
绘画步骤:
发现问题:
(重复问题)梨子&樱桃的重色和亮色的区分不够明显。自己在画的过程中就发现了,由于“红辉”工具在卡纸上已经开始打滑,无法再加重。试过用松节油擦拭,起蜡后,再进一步叠色,但效果有限。
颜色纯度不够。主要是牛卡纸的底色偏黄,彩铅与黄色相互叠加后,在视觉上会把原本比较明亮的颜色降低了亮的程度,而是暗的颜色显得比较浊。
解决方法:
1.在无法叠色后,尝试换成霹雳马,进一步叠色,加强明暗差距。尝试后发现,由于画纸打滑,霹雳马也只能在此基础上叠一遍色,并且会起腻子。
- 用更亮的颜色混入白色或亮色进一步提亮,而中部的灰色,加大力度叠色或加入少许同类色-亮色提亮,重色用分散互补色继续加重。
简易色卡制作&颜色实验 ---- 牛卡纸。
方法:
- 工具---红辉油性60,色号(在卡纸下方已备注),牛卡纸300g
- 第一行正常厚涂;第二行,先铺白色+正常厚涂叠色;第三行,先正常厚涂+叠白色,后用棉签沾松节油混色;第四行,先抹一层松节油+正常厚涂;第五行,两种颜色叠色+松节油混色。
牛卡纸实验小结:
两种颜色相互叠加,需要先铺“透明度高”的颜色,这样容易显色。比如白+黄,先铺白,这样能较容易提亮黄色;相反顺序则提亮效果差很多。如果已先铺了黄色,叠白色后,可以用棉签沾松节油轻轻擦拭,混合后,颜色容易被提亮。
使用松节油要注意棉签沾少量即可,多了可先等其挥发一些后,再在纸面上使用。红辉配合少量松节油能达到快速上色的效果,且能柔和笔触,大大节省铺色时间。比较适合用在铺大色块上。
红辉在牛卡上较霹雳马上色容易打滑,有种在纸上溜冰的感觉。操作手感轻松,涂色细腻。铺大色块时,不用把笔削尖,稍加用力涂抹,同样能铺出较为均匀的颜色。削尖笔,配合松节油时,用力一定要轻,防止刮伤纸面,起疙瘩。如果起了疙瘩,可以等干后,用松节油再铺一层,进行颜色调和。
霹雳马比红辉在牛卡纸上显色更佳,但不够均匀,操作手感不那么顺滑。适合配合红辉针对部分小色块的颜色提亮。
修改后的对比:
总结:
这幅画是第二次尝试独立作画。有一些小的遗憾,比如背景修改后反而不那么均匀了,后期还要在补一下颜色。梨子因为多次修改,导致画纸起毛,造成表面有种猕猴桃的质感~~也有对彩铅作画的新的尝试,及在作画过程中的不断思考与改变。比如尝试了结合松节油混色,虽然多次翻车~翻车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另外,可能是晚上拍照的关系,原图的色彩还是比较鲜艳的,但拍的时候明显颜色偏灰了。
下一步改进方式:
在画前思考中加入对色彩“纯度”,“明度”分析的同时,在纸上先配出相关颜色色块,并与原图做对比,检查自己是否思考正确。
针对“位置”,“比例”和“角度”进行起形练习。
尝试找到一种高效铺背景色的方式,铺色快速的同时,让背景变得更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