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少儿书法
孩子学习书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需要家长的配合,老师实际的书法教学。重点是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让我们的孩子产生对书法的好奇心,进而增加学习书法的兴趣
书法的学习在于积累和坚持。不论是文化课的学习还是书法课,切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目前孩子课程繁重,在周末可以抽出两个小时的练字时间。重点是孩子对于毛笔字笔法和字形的熟悉。
学书法不仅是掌握一种技能,而且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刻苦的习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通过对握笔和写字姿势的严格要求,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使孩子们锻炼得腰杆笔直、气宇轩昂,形成手眼脑的配合、心无旁鹜的状态,有益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育。
一手好字,一生受用。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通过学习书法,能促进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通过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 点画的书写。
少儿初学硬笔书法时,往往不能仔细观察到点画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以前我们曾经写过专门的文章,这里不再重复,比如《点画中的三个节奏》一文,就对一个点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书写要领,实现点画的美感需要。
2、 结构。
结构是汉字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少儿在写字中,在老师的引导下,需要从结构的构成上进行分析、对比,掌握汉字构成的比例、形式等,分析时主要看笔画的搭接关系及比例对接,例如"时"字,左边的"日"中间的一横是否位于框中的中间位置,"寸"的竖钩中的竖的起笔是否在横的中间,这就是写出汉字美感的基本常识,如果分析不到位,写出的字就会比例失调,失去美感。
3、 平正。
汉字在书写时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笔画平正,例如字一横时,就要做到平正不断气。平正就是笔画平直,不断气就是一气呵成,书写时要保持气息的畅通。
4、 临摹。
初学写字时,必须要有规范,书法字帖就是对书写的规范性教材。少儿在习字初期,应当从点画开始,熟悉点画的书写方法,在此基础上,按照教材和老师的要求,从简单的字形学习临摹,规范书写行为,养成好的书写习惯,等两个月以后,就可以脱离字帖的临摹,照着对临,这就需要他们观察、分析,同时运用书写技巧,达到好的书写目标。
5、 快慢。
根据写字的特点,要求少儿在书写中不能求快,不能像完成任务一样写出数量,而是要一笔一画做好一个动作,哪怕一天只掌握了一个横画,记住,只要掌握了,后面的学习都是举一反三的效果,有时慢才是快。
总是,在少儿书法学习中,既要按照书写规范进行,要让孩子们懂得书法的真谛,还要在学习中针对儿童心理,进行正确引导,鼓励赏识,重点是培养学习兴趣,为他们写好字创造好的氛围。
首先为什么要在校外上书法培训班?难道自己的学校里面没有书法课上吗?
其实呀,很多的学校里自己有书法培训班。但是尽管是这样,很多孩子还是写不好字。
汉字写不好,能导致的学习问题有很多,比如写作业慢。随着小学生的年级升高,老师们布置的作业也会越来越多。在我们南京市鼓楼区的很多小学,才三四年级,有的作业写得慢的孩子就要写到十一二点了。想想看,这些孩子到了上中学时候该怎么办呀?
作业多,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还有一个自己的原因,那就是写字写得不好看,并且写字写得比较慢。
如果能够在低年级的时候写出一手好字,把写字的习惯培养好的话,可以说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以及以后的学习生涯都是有着巨大的好处的。
书写态度的过程,孩子性格有别,男女孩有别。以之前的经验看来,文静的比活泼的写字要好,女孩比男孩的写字要好,动手能力强的比动手能力弱的要学得快一些。也就是说,每个孩子的情况家长自己最了解,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学习态度的问题,所以有些家长会把小孩的态度问题认为是技能问题
孩子的写字问题是一个长远的问题,一般经过培训后,孩子基本能把汉字的笔画、结构规律掌握了,只是动手能力跟不上去,这就已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起码不会走弯路,不会盲目练字。
对于作业的负担,家长切勿过急地给孩子的字定一个好坏,揠苗助长,成长是一定需要时间和经历来完成的,耐心等待是家长最需要做的。书写是磨炼性格,陶冶情操,增加个人文化底蕴的过程。一个书写认真的学生,他的思维能力肯定严谨有序,做事也踏实有效,成绩相应平稳优秀。
简单的说,孩子初期学练字的时候是不能完全应用书法班里的所学的。孩子学习写字的一般步骤是从笔画开始的,然后练习偏旁部首、再练习字的结构等等。如果孩子只练习了笔画,还没有练习偏旁部首和结构。他是不可能把字写得非常到位的。也就是说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写字"和"练字"是分离的。
详情请咨询学易佳书法启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