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人生漫漫长途,我们最常犯的错误是眼睛盯着别人的错误,而不审视自己的问题,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又嫉妒比自己贤能的人,这是人性的缺失。君子在人生里需要经常自我反省,纠正自我的意识的偏差,让自己的见识更加接近真实和客观,宽厚待人,使人们感觉到亲切平和,而不是高高在上。
人贵在自知之明,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在那块领域里,自己表现得比较得心应手,但切不可以骄傲,因为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总有人比自己强,所以我们要谦虚好学,不耻下问。曹丕之所以能写出《典论》,在于他善于审查自己的才能,再来衡量别人。
在《典论》里,曹丕强调不同的文体需要不同的笔法,不是谁都能将所有的笔法都能驾驭自如。诸如写奏章、驳议适宜文雅,铭文,诔文适合崇尚事实,书信,论说适宜说理,诗歌需要华美。在我看来,写文章如此,做人更是如此,鲜少有人能面面俱到,大部分人能精于一面就不容易了。
我们古人一直强调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多少的能人志士奋斗一生只是为了将自己的名字永远地铭刻在历史的舞台上。这不需要你当多大的官,在我们所知里,陶渊明并非是因为当官才被人传颂,而在于他的归隐的情怀,淡泊功名的恬淡;欧阳修和范仲淹之辈心怀天下,一心想要报效国家,不但文采出众,更是德才兼备的政治家。曹丕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
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是还是希望能多读书,多思考,写一点自己的所思所想罢了。纵使比不得其他有才能的人,但希望做一个勤勉的人,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