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或疯狂

倘若没有那样的才华而又特别作的话,那就试试看吧!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有些女生一开始会赢,赢一点,但是一定会输,只有输到最后才能重新开始。原话不一定是这样,但是大意如此,或者是我的记忆是这样告诉我的。这句话应该是在90后作家张晓晗的作品中看到的。她书中的情节我实在是记忆模糊,但是看到这句话我瞬间被击中!甚至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还有种灵魂一秒被看穿的错觉!

大约是歇斯底里的特性,对事物的追根究底的偏执,或者是破罐子破摔的陋习,让我真的想看看自己在loser的道路上能走多远,有句话是‘把底裤都输光了’,我可能是不习惯自己有太多年轻包袱,储蓄包袱,职业经验包袱,所以我要把一切都搞砸。我要把自己所拥有的都失去,这样才能够轻装上阵。

所以我这样的人必然是晚熟的人,我心智确实成熟得很慢,很晚。

如果年轻时还有什么动荡是不曾经历的,那这样的青春释然是不够激烈的。很多人是从外表上看不出来我内心的张力,有一面之缘的人常常觉得我很安静。其实外表越是看起来安静的人,内心的冲突才更是丰富。

我常常羡慕那些很平和的人,是真正的性格很平和,情绪也很少大起大落,做事中规中矩,用理智来约束情感,说话有理有据,做事的章法有迹可循,对未来的目标和定位清晰可见。而这些在某些人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对我来说确实很难。我的生活常常陷入混沌,缺乏管理,电光火石闪光的瞬间看起来很美,但终究不能够长久。

我偶尔也能够在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甚至有些找到同类的喜悦。

比如我看畅销书作家韩梅梅在书中提到,她十八岁左右在乡下的学校教学,爱上了吸毒犯,被母亲死拽硬扯以死相逼后,决定去北京闯一闯。做过饭店服务员,住过地下室,做过广告公司文案,混过外企,最长的职场经验是在朋友开的出版公司干了三年,当然这三年中也有种种不能够适应职场之处。曾经想体验下国外生活,又跑到了英国去留学。留学期间打工盛盒饭,又心生迷惑,“这些事情我几年前就做过,为什么现在又在盛盒饭”。以不能够接受英国的生活为由返回到北京,后来慢慢安顿和朋友开了家咖啡馆。结果是依然耐心不足,退出了咖啡馆的生意,而朋友继续做,现在分店都开到了好几个城市。

记得在哪里看到严歌苓提到自己创作的秘诀是狂躁症。严歌苓青年时期的经历也足够丰富。曾经差点为了一段恋情而自杀,做过战地记者,芭蕾舞演员,离过婚,有年轻资本的时候也是可着劲折腾。

陡然地发现这些人都是荷尔蒙的奴隶,而她们的精力和探索世界的欲望又都超出常人,大约就是既不懂得节制又拿捏不好分寸的那些人,只有在现实世界中滚得一身疮疤才觉得过瘾。不曾跌落悬崖也就没有爆发式的创作欲和表达欲。这些人天生情感丰富,对生活中戏剧性的转折有着出乎寻常的迷恋。不过有时候也很难区分现实和创作的边界。

好像这样也是应当和正常的。

如果没有在现实和理想间巨大的冲突和落差也就没有了创作最原始的动力;

如果没有如野兽般横冲乱撞的挣扎也就不会有落入笔尖的种种难缠真实的心绪;

如果不是对生活抱有那样的热情和冲动,也就没有展开自己小说的愿望和野心。

所有那些既神经质又敏感的女作家啊,在生活的某段时期常常把自己搞成一个loser!就像是《哈利波特》的作家JK罗琳被问到之前一次感情失败时,回答的那样:聪明的大脑并不能控制荷尔蒙。

但这所有的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她们有创作的才华,所有的经历体验也都不过是为书写做的准备,是自己再创作的资源。倘若没有那样的才华而又特别作的话,那就试试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学的生活,我游戏人生,浑浑噩噩,到最后也不知道该去哪里?
    彩云之阅读 130评论 0 0
  • 松开堵住水的盖子,满池子混着油腻角质的的洗脸水,顺着地心引力,形成一个微小的旋涡,哗哗的,流向城市的下水道····...
    丧社社长阿丧阅读 423评论 0 0
  • 油麻地小学里一间又一间草房子,这些草房子不仅烙下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还有不是学校成员的秦大奶奶身影,以及秦大...
    自然真阅读 1,861评论 0 3
  • Git比较详细介绍(简书文章) 使用git需要创建sshkey. 否则无法完成对远程仓库的clone push等...
    CAICL阅读 353评论 0 0
  • 【佛山和东莞都是我念念不忘的两个城市】 80年,第一次去了广州,然后去了佛山参加一个短期的培训班,那天晚上从广州...
    竹童阅读 76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