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宰予,孔子的学生,“孔门十哲”之一。他以能言善辩著称,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常受孔子派遣出使他国。
关于这段话,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种,也是大家常用的一种。
说孔子发脾气了,发了大脾气了,为什么呢?
因为孔子看见宰予在大白天睡觉。
古时候的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一黑就睡觉了,休息时间是足够长的,而宰予却在大白天睡觉,被认为是非常懒惰的表现,所以孔子看了非常生气,就责骂了宰予。
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是没法雕刻的,粗糙的墙面是抹不平的。宰予啊,我该拿什么话责备你啊,竟然在大白天睡觉,简直是无话可说了!
杇: 读(wū),是抹墙用的抹子。
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特别生气,骂得也特别狠。
那另一种解释又是什么样的呢?
是说宰予身体不好,孔子看见他白天睡觉,就对众人说:“一根木头,它的内部已经朽烂了,你雕刻得再精美,又有什么用呢?一面破损松垮的墙面,本身就已经不牢固了,你把外面刷得再漂亮也是没用的。宰予的身体不好,大家不要对他有过多的要求,让他多休息会儿。”
第一种解释体现了孔子的教学之严,而第二种解释则是体现的孔子的仁爱,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好说孰对孰错,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即可。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这句话是根据前面宰予睡觉的事有感而发的,也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孔子说,以前对于你们啊,不管你们说什么我都相信;从今以后,我不能只听你们说了什么,我得看你们是怎么做的。
宰予白天睡觉的事情让孔子的看法改有了改变,他怀疑学生们的言行不一致。
而后一种解释又是什么样的呢?
孔子说,从前我听了一个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年纪大了、人生经验多了,听了一个人说的话,还要观察观察他的行为。这个改变,是宰予给我的启发。
因为一个人即使有才具、有学问,但没有良好的体能、没有充沛精力,也免谈事业。一个人做事业,必须要有强健的体力,饱满的精神。所以孔子说,我看了宰予,对人生看法有了改变,天下事其实并不简单。有人有思想、有能力、有才具,他却一辈子做不好事业,因为他的精力不足、精神不够。
第二种解释是孔子对自我的一个反思,对自己在看人识人方面的一个反思。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解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教育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