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期间,看了英国BBC:人生七年系列《7up~56Up》,颇有感慨,这是一部有着特殊拍摄历程的纪录片。
1964年,BBC电视台的导演迈克尔·艾普特分别采访了14个7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来自上层社会,有着显著的阶级差异。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直到主人公们到了56岁,拍摄才得以停止。
从7岁到56岁,时间流逝,这些小孩都经历什么?每个阶段都有着怎样的状态?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成为现在的自己的?……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搜索相关的视频观看,在此。就不做过多的描述,谨借此文,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14个小孩有男有女,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他们同在一个纪录片里出现,无疑是导演故意营造出一种“对比”的基调:对比阶层、对比成就、对比工作、对比精神认知……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让观众从差异带来的冲击感中,获取感触与反思。
阶级社会中的“马太效应”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从社会的层面,处在不同的阶层之中,就像科幻小说《北京折叠》中描述的“三个空间”,不同的空间中住着不同的人物,生活水平差异很明显,且有坚实的空间壁垒,生活在固定空间的人们不能随意混入另两个空间。
从科幻回归现实,“空间”暗指阶级,正在日渐固化,不可轻易逾越。所以《人生七年》中,众多来自底层家庭的小孩长大后,仍然处于社会底层,做着“蓝领”的工作,从某种角度上,印证着阶层的坚不可摧。
恰如“马太效应”,强者会拥有更多的资源,则愈加强大;而弱者却面临资源的稀缺,则愈加弱小。这些资源中尤为明显的是“教育资源”,同样7岁的孩子,有孩子在读金融时报,有孩子却只求在福利院中不再挨打;
同样的20多岁,有人已经申请到了牛津大学,而有人却不得不为生计而四处奔走;
同样的56岁,曾经的7岁小孩已年过半百,他们的子女依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大,有的继续上学深造,有的便早早踏入社会,挣钱养家。
阶层中显著的资源差异还在于“工作资源”、“人脉资源”等,有的人到了56岁已经丢了工作,由于身体不好,没有能力继续找工作,只能呆在家里领着微薄的社会救助金过活;有的人则因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长大后成为了大学教授、律师、公务员等等,生活富裕,且受到社会的身份认同。
阶级是真实存在的,阶级背后的资源不平等也毋庸置疑,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和睦的家庭是人生的“良药”
阶级固然存在,但从个体的层面,生活却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衡量,包括健康、精神认知、亲密关系、社会活动……等等,即使没有处在一个所谓中产乃至精英的阶层,依然可以踏实的做着平凡的工作,活在和睦的家庭中,过着安稳的小日子,露出发自内心的满意微笑。
影片给我最大的触动是:一个人幸福不幸福,不仅仅在于事业上是否取得了成功,而在于是否有陪伴自己的家人。片中有的人做修理工、有的人做出租车司机、有的人做搬运工,虽然从传统意义上讲,他们在事业方面没有取得如何大的成就,但他们在家庭方面,夫妻恩爱,儿孙满堂,反而比家庭不幸福的中产阶级更加快乐。
对于女人来讲,家庭是否幸福似乎更加有意义。片中富裕阶层出身的susie,由于父母的离婚,14岁和21岁的时候都显得非常焦虑不安,与人接触时似乎充满了敌意。28岁那一集是个转折点,导演对她采访时,她突然变成一个非常平和、快乐、美丽的女人。
导演当时问她这种改变是为什么, 她微微一笑,说:“I will give the credits to Rupert.” 她21岁到28岁期间,结了婚,生了孩子,Rupert是她的丈夫,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律师,看起来稳定可靠。之后的每一集,一直到56岁,她一直保持这种平和快乐的状态。她的夫妻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子女状况都看起来很不错。
和睦的家庭是生活的“良药”,甚至可以拯救一个女人。
49年时光的“四点启示”
从社会阶级到个人生活,每个人都周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中,那么这部历经49年拍摄的记录片,对于现今的我们有何启发性的意义呢?由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学习与实践:如果没有机会接受高大上的学校教育,那么进入社会以后,就积极接受社会所带来的教育,保持上进学习的态度,乐于实践,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
2、健康:身体是最大的本钱,积极的运动,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体魄。
3、家庭:珍惜身边的人,孝顺父母,包容自己的伴侣,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营造快乐向上的家庭氛围。
4、精神:培养自己的正能量,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感恩,乐于付出,做一些有社会价值的事情,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其实我们没权利去评论别人的生活好坏,无论阶级高低,成就如何,有钱与否,生活是属于每一个当事人的,不因舆论而改变。幸福就像鞋子,穿在脚上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只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生活方式,同时尽力弄清楚自己要选择的道路就好了。
从7岁到56岁,时间很快,对于每个人来说,相同的是度过了人生,不同的却在于每个阶段所留下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