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位朋友后台留言,说为什么好久没看到我发文章。原因当然是忙,这些年,写文章从来是“闲事”,有余力,则著文。哪怕写了,通常都是断章,已经不大可能精心结撰。最近连续拖延或回绝了几本书的出版,也是因为没精力整理。同时,自己很看不上过去的文章,又没有真正地写一本自己看得过去的小书的大块时间。万一写了,那也一定是经济压力所致,生存所迫,不得不应对而已。
要写的和值得写的当然很多,因为繁忙的工作中,会不断地生成许多有价值的内容。但要写得过得去,就必须投入精力,而精力,事实上已经是目前最稀缺的资源了。我早就不可能像刚上网那阵子一样任意挥霍,必须像葛朗台一样,节约着使用自己的时间。——这不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就是“旁逸斜出”的,而只是不得已的取舍。
所以,趁着今天精力不好,写些片断,表示“我在”。
1
我常常不吃早餐,我也对养生之类保持一贯的轻蔑。
有人说,病了你就知道了,老了你就后悔了。我想表达的是,我并非不珍惜自己的身体,我只是在做选择,或者说,在进行理性的计算,或者说风险衡量。
以早餐为例。正常的情况可能是,你吃完早餐(7点,我们一直在单位吃饭),然后去上班。但是,这意味着你必须以此调整自己的时间,这对我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的习惯是:不赖床(也不用闹钟,自然醒)。一觉醒来,如果是4点以前,就继续睡,通常迅速就睡着了;如果是4点以后,就起床洗漱,一杯咖啡,然后开始读书或工作。周末和平时没有区别。
就是说,只要起床,我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坐在办公室,然后进入阅读或工作状态。并且,这段时间,做的基本上都是最重要的或有难度的事情。
有人说,起床后可以先看会儿书,然后到早餐时去吃饭,吃完后再上班啊。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没办法躺在床上,或者在生活空间里阅读重要的书,二是有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想着要吃饭,还要开车上班。而直接开车到了学校后,心就安定下来了。
不仅仅如此,早晨不能接受太多有意义的信息。而作为总校长,在学校食堂里,会不自觉地关注到有意义的信息并思考解决方法。只要真正地进入思考,精力就会开启支付程序。结果经常是,一个早晨被毁掉了。
不吃早餐,是为了确保早晨至少1-2小时(甚至更长),是一个不被干扰的完整的时空。当然,也有替代方案,例如买些面包放在办公室里,这样就不会中断思考进程。
2
同理,我们无法不受到微信及QQ的干扰。身处信息流中,如何驾驭信息,而不是简单地排斥?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在咖啡馆工作,却很难在家里工作(尤其是有孩子或老人的时候)。咖啡馆并不安静,而且人更多。但是,咖啡馆里其他人发出的刺激,不是有意义的刺激,因此不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但在家里不同,孩子的一举一动,很容易让你分神,去投入精力思考。
因此,我也看微信,而且自己发微信还挺多。也浏览聊天工具中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工作伙伴的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了一个环境,会拓展你的视角。但是,动眼可以,动心则不行。有些事务性的信息,可以立即回复,就立即回复(参看我的三分钟原则)。如果是需要花点时间处理的,或者需要动脑思考的,通常就使用置顶功能。遇到好的微信文章,但需要稍微仔细地阅读,就点开后立即加入收藏。这样,发微信,读微信以及浏览其他信息,就构成了工作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一种休息,但是,不会把你从有长度的思考中带出来,即这里并没有任务转换。
所以,有朋友经常看到我在发微信,却没有回复他留给我的信息,这并没有其他原因,只是我将回复后置了。在我微信下面的留言,我要么立即回复,要么不回复,要么等到累了,休息时逐一回复。
3
白天的许多时间,都在教研或处理问题。给人的感觉经常是,拿到手就能讲。这是结构化或自动化的结果,但这个练习过程,实际上往往是在两个时间段完成的:清晨及午睡后。清晨刚才解释了,午睡经常20分钟以内,这样12点吃饭,不到1点,就在工作。这时候学生在午睡,校园里特别安静。等2点多校园热闹起来的时候,我已经记得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了。
一个高效的白天,必然对应一个低效的夜晚。所以,晚上我经常会饮酒或翻书。翻书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就翻一本。如果花2小时读一本书,这本书已经相当不错了。看了大部分书,都没有什么难度,而且有时候稀奇古怪。当然,更多的是管理、传记、思维方法之类工具性特别强的书。实际上,这些书的内容,大半可以用一篇文章来表达。并且,多数内容都是懂的,看书的目的经常不是汲取新知识,而是温故、提醒和加深理解。并且,翻什么书,经常和最近的工作重点相关,这样有助于思考保持在一定的状态。
4
一个人放下手头自己的事情去帮助别人,在许多时候,实在是一件很蠢的事。
领会这一点很晚。
你帮不了别人。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代替的。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帮助还会弄巧成拙,损害到别人的主体性或自由感。过分热心的结果,是做了大量的投入,最终是精力和感情的燃烧,留下来的真金却与付出不成比例。
而且,许多求助者本身远远不够努力。有好几次,我非常清晰地讲解了全过程,连操作步骤都说明白了。但最终,看到的结果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有时候是别人没理解,更多的时候,他根本没有付出努力去理解。理由当然都很正当:家里有孩子要照顾,要陪家人出游……他无法沉浸下来理解建议背后的逻辑。有多少人会牺牲一个周末去完成一件任务,哪怕读一本书?事实上,少得可怜。
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因为别人在看着你。同事在你身边看着你,网友通过你的微信及文章在“看”着你。他若有心,自然敏感,他若无心,也别替他着急。哪怕带大家共读,也要想的是,自己需要更深入地去理解一本书,而讲书,是深入理解一本书的最好的方式。你说这是自私呢,还是无私?
5
作为中年葛朗台,对精力的运用,就像一场谨慎的投资。
因为一天并没有24小时,一天最要紧的时间,只有4小时。我在多数时间里,高效的时间都根本不足4小时。甚至,有2小时,我就心满意足了。这2小时,大致相当于“刻意练习”。而且,我是贪婪的。在教育领域,许多角落我都想涉及。
有时候,这恰恰表现为“不勤勉”。例如,我不是一个经常泡在教室里听课的校长。我更情愿做有长度的投资,例如跟踪一个主题,连续解决。我一直在想,哪怕在管理方面,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关键的20%上,而不是分散到80%中。而困难经常在于:哪些事属于20%?做哪些很少的事,能够带来明显的改变?
这没有答案,需要探索、试错,最终才能形成经验或判断力,我还在路上。并且,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有意识地加以改进。
对精力的运用离不开意义之思。
意义之思可大可小,小到一件事的意义,大到不断地追问自己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少年时代,我的理想是做一名理想的读者(而不是作家)。现在的生活,更像是一种回归。即我不属于舞台,我本质上是观众,是德鲁克所说的“旁观者”。这种反思会让生活不断地有所拒绝,你懂的。
最后,我想说,写下标题时,我最不能接受的词语,是“中年”。
我知道,自己的每一滴血,都是年轻的。或者,这是我无可救药的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