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出走

触不及防的,一纸调令书飘到娜拉手中。看着手中的调令书,心中滋味难以言说-----娜拉明日到新分行报道。娜拉的眼睛胶在调令上,整个人神游一般。沉默许久后,简单地回了长官一句:“恩,好的。”脸上无波无澜,似乎这是与己无关的事情。

走出办公室,娜拉释放了些许情绪。整个就是晴天霹雳。料想过所有,唯独没有想过这个结局。因为不曾预料到,一切就变得太棘手。精魂恍惚地挨到下班时间。18:30的光阴,和往日一样,阳光依旧很强烈。魂不守舍的娜拉,走上拥挤的公交车,看着车窗外景色,一切都那么陌生,似乎还染着一种厚重的色彩。看着窗外的风景,娜拉陷入沉思。此刻的娜拉,陷入前所未有的绝望。或许这是从业以来碰到的绝境。这次的调动,不同以往两次,这次是被动降级调岗,自己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整个就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毫无还击之力。

想起前两次的出走,历历在目。第一在福鼎的村镇银行,薪资很高,离家近,但是有业绩。想着业绩,娜拉觉得痛苦,感觉自己完不成,第一周就萌生了去意。想到就行动,一边工作,一边另寻出路。一个月之后就从公司离职,离职的时候,董事长百般挽留。娜拉不为所动,毅然离开。

离开福鼎,离开第一家公司,只身到了福州。虽然工资降低了,但是工作轻松,也没有任何业绩要求。在新公司轻松自在。偶尔想起第一家公司,有过遗憾,但并不后悔。遗憾的是自己是同一批入职员工里唯一离职的人。大家都可以坚持下来,为什么只有自己辞职了呢?面对困难,只想着逃,没想过迎难而上,这是懦夫的行径。每次想到这个,心里就觉得遗憾。只是人生没有如果。环环相扣,每个选择,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第一次的出走,或许更多的就是年少轻狂、少不更事。

第二次离职,也是意料之外。平步青云的娜拉,怎么也想不到在自己去北京旅行的时候会被调职。突然捕获消息的娜拉,在北京列车上,眼泪哗哗直流。虽然车厢人多,伤心的娜拉还是忍不住流泪,一路哭到了明十三陵,下了车,在众多游客面前,依旧不可遏制的流泪。一边流泪,一边做了一个决定:回公司后就辞职。这次的决绝,或许不是因为工作,而是因为娜拉认为一直信任的夏副辜负了她的信任。这才是她出走的根本原因。从北京回公司的娜拉,马不停蹄地开始找工作。从国外到国内,天南海北都尝试了。从银行、移动、信托、公务员···能尝试的差不多都尝试了。半年左右,终于找到工作。离开时,心中只有一个疑问:是否自己也只是棋盘中的一个棋子,只是自己一直不知道而已。

回想这两次,尽管猝不及防,但都有主动权,都可以从容的寻找出路。此次,却进退维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以为自己会失业,想过回家,想过北漂,想过回福州,想过去任何一个城市。只是想到再次面试的难言之隐,就觉得举步维艰。想过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只是一切并没有娜拉想的那么简单。周总找娜拉去谈话的时候,娜拉以为看到了曙光,出乎意料的是,谈话却让娜拉大跌眼镜。周总的谈话,让娜拉知道自己被穿小鞋了,知道了人言可畏。一次失误,直接跌落谷底。事情比娜拉以为的复杂。留下比离开更复杂。这件事怪不了任何人,是自己做事不小心,才让人有落井下石的机会。

出走了这么多次,这次却不知道该走向哪里。像第一次一样做逃兵?还是像第二次一样冲动行事,又或者是忍气吞声伺机而动。回家或者外出奋斗。

在原地承受大家的目光,需要莫大的承受力。每每受不住的时候,脑子里就想到司马迁、韩信···司马迁可以承受宫刑成就《史记》;韩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成就一代伟业。回想古代的文人骚客,大多命运多舛。和他们的遭遇相比,就是大巫见小巫。这样的困难都挺不住,还成什么大事呢?想到这些,沮丧一扫而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换个角度,心情好了,态度也更积极了。不能打败我的终将使我成长。努力寻找机会。

新分行和旧分行搭的是同一班公交,只是方向相反。或许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戏剧,一转头就别有洞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潜入水底的鱼】06 | 2017.6.6 这是一个几天前的梦,应该和最近看的外国剧本《玩偶之家》有关。 ...
    潜入水底的鱼阅读 761评论 0 1
  • 《亲爱的生活》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在晚年写的最后一部短篇小说合集,本文将要分析的故事是其中第四篇...
    热爱一生阅读 2,778评论 23 30
  • 当初,抱着随便的态度报考了河南大学学科教学(思政)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我想,若非复试时遇到马老师,这个对自己人生及其...
    Pumpkincar阅读 179评论 0 0
  • 青春期的时候就读过萧红的《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当时的我敏感自卑,整个文章里面没有读出来她对于温暖和爱永久的憧憬和追...
    我是瑞雪阅读 809评论 1 5
  • 辜鸿铭对各国人的评价: 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 法国...
    Sarah潇潇阅读 2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