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会与问题共存

01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提到:“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我不完全认同。在我看来,比起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学会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

李笑来说过,学习的难度在于,第一章的内容需要在掌握后面某一章的知识之后,才能深入了解。这几乎是所有高难知识体系的普遍特征。

也就是说,在第一章时我们会有无数疑问,可这些疑问以当时的知识是无法全部解答的,需要我们继续学习,用接下来获得的知识解答现在的疑问。

然而,那些爱钻牛角尖的人,他们总是想“马上解决当时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解决不了就不继续下一章的学习,如此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然后情绪崩溃、自暴自弃,进而放弃学习。

对于那些无法理解的问题,先搁置。未知永远存在,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问题也会随之消失。

02

有位朋友,以她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早该升职了。然而,她害怕领导,每次都想方设法避开,同时在领导面前,说话磕磕巴巴。

因此,领导质疑她的工作能力,她也错过了许多机会。

她尝试看心理医生、阅读大量心理学书籍,采取各种方法去解决,仍未果。

随后,她决定不再试图解决问题,而是给自己按下暂停键。

慢慢地,她意识到,原来对男性领导的恐惧,跟早年被父亲家暴的恐惧有关。她与恐惧和解,后来就再也不怕男性领导了。

不是把问题当成包袱或烫手山芋,而是让问题像子弹一样飞一会儿。

学会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行,是一种接纳、包容的生活态度。

此外,问题的背后是对我们的一场唤醒。

如果问题唤醒了需要超越的你,问题就会自然消失。

如果问题还未唤醒你,它将一直寻找你,直至那个更加智慧豁达的你被唤醒为止。

03

爱因斯坦说过:“你不能用创造问题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首先,你以为是问题的,大概率根本不是真问题,不需要解决。

其次,虽然需要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的举措会制造出新的问题。不如与问题共存,带着问题前进。

最重要的是,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如何避免问题再次发生,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不再遇到同样的困境。

当问题出现时,你只能止损,并不能解决它,“夺回失去的损失”只会陷入恶性循环,最终让自己付出更大代价。

因为问题发生的根源在于以往的错误。总结教训,避免再次犯错,问题就不会再现。

这就是找出问题根源并从根源处解决问题。但要清楚,根本解决问题是在未来,而非当下。眼下唯一能做的是承担损失。

学会与问题共存,在问题中前进,而非被问题所困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