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说“不”,把时间留给重要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碍于面子,生怕得罪别人,更担心影响了关系,而不得不去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因为要做这些事情,时间在悄悄地溜走,一些重要的事项反而做不成……

        这些现象应该很普遍的,在读了《精要主义--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和生活》后,就好像当头一棒,把自己重重地敲醒了。

        一、更少但更好

        1.精要主义正是对“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这意味着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把追求“更少,但更好”当成行事的铁律。

        2.学会区分差异——过滤筛选所有选项,并从中择其真正精要之事而为之,是精要之准则。

        精要主义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对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张只做必做之事,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达到个人贡献峰值。

        精要主义者拒绝接受我们能做所有事情的想法,而是要求我们进行真正的权衡取舍并作出艰难决定。

        4.精要是一种自律的、系统的方法,用于决定个人贡献峰值的所在,然后轻松地执行。

        我们要学会并善于安排生活的优先次序,哪些应该做,甚至多花时间;哪些可以委托别人去办。如果样样都想做,面面俱到,会越做越多的事情,而且越做越累。也就是不会安排自己,那只能由别人替你安排。

        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这种心理,样样都想参与,力求不遗漏。事无大小,巴不得事必躬亲;面对邀约,决不爽约。这些都是非精要主义。我们要做精要主义者,选择有意义的少数,因为多数事情都是无意义的。既然无意义,我们又何必去做呢?

        “更少,但更好!”这是精要主义的核心!

        二、时间与精力只用于做有意义的事

        1.精要主义不是一种教人再多做一件事情的方法,而是一种教人如何做事的不同方法。要像精要主义者那样行事,我们必须克服三种根深蒂固的想法:“我必须做”,“这些都重要”以及“我能二者兼顾”

        2.要抓住精要主义的本质所在,我们应该摒弃这些错误的思维,拥抱三条核心真理:“我选择我要做的事”,“只有小部分事情是重要的”以及“我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

        3.精要主义者必须高度重视选择能力,将之视为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它的存在独立于其他任何事物、任何人及任何力量。在精要主义者的养成之旅中,你必须掌握的第一种并且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做出选择的能力,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要分清哪些的确要自己做,哪些可以委托他人做的。我们不能做老好人,克服一些根深蒂固的认识:“我必须做”、“这些都重要”、“我能兼顾”。

        三、优雅地说“不”

        1.没有勇气,“自律地追求更少”不过是挂在嘴上的空话,是茶余饭后的又一种谈资,其深度不会超过皮肤的厚度。任何人都可以夸夸其谈地说,专注于最要紧的事情是多么重要,而且很多人确实这样说过,但真正敢于这样做的人却寥寥无几。

        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影响明确的目标之事大胆说“不”。

        2.我们担心自己会失去一个重大的机会。我们害怕破坏现状、制造事端、过河拆桥。一想到会让自己敬重、喜欢的人失望,我们就无法忍受。但这些都不足以让我们成为坏人。这是人性的一部分。然而,尽管拒绝别人是如此艰难,但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会错过重要得多的东西。

        面对别人的邀约,我们碍于情面,怕得罪别人,也不想背负过桥抽板的恶名,而不得不接受。其实,所有这些,不足以让我们成为坏人。

        把时间留给重要的人和事,做一个精要主义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