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和朋友讨论学习问题。
原因是我想去学画画,就讨教了一个喜欢画画,而且是自学成才的朋友。
我问,你说我先去学些基础才开始认真画呢?还是先慢慢涂鸦找点感觉?
还是先爱上吧!
啊?就是叫我先不要去学基础知识了?
我就没学,因为喜欢,慢慢涂鸦出一点感觉来,然后开始泡各种论坛,交画画的朋友和大师,好像一切水到渠成,没觉得特别费劲,也许,如果我刚开始就去学习了基础,可能我的画就没有那么有灵性了吧。
好吧,我就开始在家里各种涂鸦,然而,没过多久我就放弃了。
②刚开始想带孩子去学网球。
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她本身也是个打网球的,她也想带孩子去学。
一拍即合。
她随即找了很多关于网球的老师,各种讨论各种试课,她说,刚开始的时候基础很重要,如果基本姿势都错了,以后很难纠正回来,所以不谨慎不行。
所以其实到了最后,我们因为找不到更为适合的老师,所以作罢。后来,因为学校的体育课,儿子喜欢上了足球,所以他非足球不学,只要放弃了网球。
③然而,艺术好像又是另外一回事的。
去学花艺的时候,经历了几个老师。基础知识也学了不少,也看书,发觉基础的形成还是容易学,大约风格的形成就不同了,它是要看一个人的品味喜好,长期努力的方向,金钱的多寡来决定的,这就比较千奇百怪,人人不同了。
师承一个老师的学生很多很多,有些人可以承志,有些人却不能,有些做出来的作品风格做人风格如有雷同,有些做出来的作品却一点也不同,不过也抵挡不住他的基础是一样的。
④送孩子上补习班的途中,看到很多很多新开的培训班,英语,语文,数学,阅读,舞蹈,画画等等等等的。
有一个新楼盘开盘了,就会吸引很多这样的培训班,貌似作育英才,但如此成行成市看中的无非不过是家长们愿意掏钱而已罢,相反,我倒是更为欣赏一些看似无用的成人培训,画画,舞蹈,瑜伽,对成人来说,其实可有可无了,可就是这些看似无用的培训班又给了成人一个希望,可以去学,还可以去学。
我对儿子说,学习是自己的事。
儿子问,那为什么那么多培训班?
因为人越来越懒了啊!家长懒,懒在不愿督促不愿给时间不愿等待,所有事情都期望能够速成;学生懒,懒在不想动脑,不肯钻研,一切都要拿来主义。
学习一是兴趣。二是勤奋。三是总结钻研。当你把一个学科学透了,明白了它的学习方法,你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培训班,会学习,懂学习,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尤其是学校已经有学的学科,学校教的基础,好好学,回头自己好好钻研,会有意想不到的成绩,如果觉得还不够,才要去培训班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呢。
妈妈,好像有点道理呢。
我狡黠的笑了。
我区区一个学渣,如何懂得怎么学习才是更好?我老弟和我说,我和我姐的最大区别在于学习数理化的智商,我都不用怎么听就理解了,我姐大概听个十遍八遍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对,我明白,这也就是天分。
但更重要的,是付出的勤奋加汗水。
顶级智慧是跟不上的,但与大多数人持平,也不是做不到的。所以送补习班,我还是慎重的,有兴趣的,能坚持的是为第一。
知道自己不足想去补的,为第二。
实在赶不上,大人小孩都焦虑,但不去不行了的为末等吧。
然而,到头来发觉,群体里生活始终要受影响,智商拉低,又会为自己一些莫名奇妙的焦虑和比较改变想法和采取行动。
最后,不管学什么,兴趣和基础都是缺一不可得了。有了这两样,兴许才能走更远。学习如果有兴趣,能主动积极,就好比恰逢花开,自不必焦虑不堪,然而就算没兴趣还能明白学习重要迎头赶上的又比赶鸭子上架好得多。
然而,这内心里热爱学习的小宇宙,如何能轻易打开?真是宇宙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