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谢丽尔 桑德伯格的《向前一步》前三章,笔记+自我思考。
1、当更多女性进入领导阶层,用有力的声音回答她们的需求与关注时,世界上所有女性的处境也将随之得到改善。
思考:在高位的女性发出更多的声音争取更多的权力,就是在共同改善处境。
2、2011年麦肯锡的一项报告指出,男性的晋升基于其自身的潜力,而女性的晋升则是基于其已获得的成就。
思考:男性只要表现出可能完成的潜力就可以得到重视和更高的待遇,而女性却必须以已经做到的业绩为筹码。实际得到与我们应得之间存在差距,而向前一步努力争取才可以弥补、缩小这个差距。
3、我们必须详细地规划自己独特的人生航线,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梦想制定恰当的目标。
思考:30年的人生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有很多遗憾,也是从毕业进入工作发现时间总在追赶我做一些决定。轻重缓急,全都不由我。希望而立之年之后的自己能够更加自主、自由,充盈自己的人生。我需要从现在开始从读书思考开始,规划好每一天,比如每天至少学半小时英语、看一小时书、陪一小时儿子,而且是沉浸式的,这三项必须每天打卡完成。
4、引发革命的力量可以来自我们的内心深处。
思考:每周都要尝试做一件让自己有心流的事情,真正的沉浸和忘我,如果有这个念想,就要开始坚持,也许这就是引发革命的力量,不仅仅是取悦他人,更是爱自己,尊重自己。
5、巴菲特说他只是在和全世界一半的男人竞争。
思考:世界上还有一半的女性没有得到同等竞争的机会。
6、思考:从祖母的精力与毅力,到母亲的经历,一个重视教育和女性个人素质的发挥的家庭在三代人的传承中,出现了优秀的叠加,女性是母亲是妻子,对家庭对后代的贡献潜移默化又极其深远。
父母对谢丽尔的培养,让她相信男孩能做到的事,女孩也能做到,并且会选择职业的自由。
7、女孩在学校里被赞赏的“善于服从”、先举手,被叫到再回答”的行为,在工作环境中并不被倡导。事业发展所依赖的通常是敢于冒险和自我表现,然而人们并不鼓励女孩变现出这样的特质。
这样呈现的职场结果就是,在受教育的劳动者中,初级岗位中挤满了女性,而同时期的领导岗位则被男性挤满。
8、假装自信,直到变得自信。男性对自己的发展总是急不可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更多。女性对于角色变化、寻求新的挑战则更为谨慎。考虑到到当今世界变化速度之快,抓住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工作上积极主动就一定会带来回报。如果一个人总是等着别人告诉自己该做什么,我们就很难设想他能成为领导别人的人
思考:我们首先要突破传统思维给我们的束缚,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积极尝试。向桌前坐,积极的展现自己,为自己赢得机会和主动。
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某个特定时期,迅速学习并作出成绩才是最重要的。2017年刚来学院我要熟悉带班流程,带好班,2018年我要开始拓展市场,提升市场意识;2019年我得自己拓展区域市场、规划主题和同事配合,逐渐独当一面,2020年,面对新的业务转型,要思考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转型以及自己的机会。必须时刻保持持续的学习能力,多做出动脑筋有创意的工作,再没有人教我去做什么。而是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
9、我们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将男性与领袖特质相关联,将女性与抚育特质相关联,并且让女性处于一个两难境地。
在职场中提拔一位女性取决于他人对她的正面评价:我们需要信任她能力,也要相信她能很好地与他人共事。
思考:这些固有认知会让女性在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工作机会面前纠结犹豫,我们渴望成功却要首先克服自己不被喜欢的心理恐惧,天然就比男性多了一道坎。
但事实上真正认同自己的成功,对于实现更大的成功至关重要。
思考:人都是需要阶段性激励反馈机制的,如果没有内心认可,很难有全身心的投入与放开,潜力释放也有限。所以经常问自己,当你无所畏惧,你会做什么?
10、女性在谈判是要表现出对公共利益的关心,这无疑会增强自己的说服力。
运行良好的团队比个人的力量更强大;成员关系融洽的团队,起表现也比那些一盘散沙的团队更胜一筹,而且,与团队中的其他人分享成功的感受也更好。
作者入职6个月时,扎克伯格与之谈话:想要赢得每个人的欢心会阻碍发展,当你想让事情有所改变时,你不可能取悦每个人;如果你想取悦每个人,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准备。
思考:职场中,要成功,也要受欢迎,是我们的目标,但我们有真诚的初心、关注公众的利益,想要推动事情改变和进步我们就无法得到所有人欢迎。喜恶同音,众口难调,曲高和寡。
前三章总结:分析女性职场中的偏见、传统固有思维模式,让女性自己内心束缚不敢坐到桌前,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做出成绩之后甚至纠结是否要让人知道,这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走出内心的恐惧,无所畏惧,坐到桌前。
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又害怕因此不受欢迎。我们实在是想讨太多的人的欢迎,唯独没有想到要让自己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