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书中说,心理创伤并不存在。“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这是一种心理创伤学说,是原因论。举个例子:一个年轻人躲在自己房间闭门不出。原因论解释说:他是因为受到父母的虐待而无法适应社会。书中更支持另一种观点:目的论。这个年轻人是因为不想出门,才制造了不安和恐惧。并以此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照顾。
愤怒是捏造出来的。愤怒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而已,表现出愤怒是为了某种目的。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是自己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初的选择也许是无意识的行为,当后面意识到,但还是下决心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原因很简单:不做改变会比较轻松,比较安心。
人生取决于“当下”,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2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关于为什么会讨厌自己,之所以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这样做是一种对自己而言的“善”。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如果能够一个人生存在宇宙中的话,烦恼就会消失。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一个人,是因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自卑情结跟自卑感是不同的。自卑感本身不是坏事,它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而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宣扬“因为有A所以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来说明,意思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而这样做的理由只有一个: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
越自负的人越自卑。自卑情结有时会发现成另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他们认为“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表现得自己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设的优越感之中。这是一种优越情结: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阿德勒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
夸耀不幸,这是通过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这种人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因为“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做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权力之争是想要获胜,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败下阵来的一方很快会转入下一个阶段:“复仇”阶段。比如: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孩子的目的就是“报复父母”。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不可能调和了。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一、自立,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一、“我有能力”的意识。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要达成这些目标,可以通过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我们的人生课题有: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
朋友过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人生谎言”是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决定你的生活方式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如果你逃避人生课题、依赖人生谎言,这是一个“勇气”的问题。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爱之课题是最难的课题。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
3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犹太教教义中有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即使无法得到神的认可,我们也必须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且,正是为了克服无神世界的虚无主义,才更有必要否定他人的认可。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如何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即使是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否想要真诚地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从平时开始就建立那种信赖关系。正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
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样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的烦恼。
格尔迪奥斯绳结无法用普通方法解开,必须用全新的手段将其切断。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回报思想”存在,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
有些情况下不进行课题分离,而是干涉别人的课题会更加容易。例如孩子总是系不上鞋带,对于繁忙的母亲而言,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这种行为是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上走着就不会迷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面临“该如何生存”的难题。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自己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被某人讨厌,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不能获得自由。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一旦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作为结果,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
4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即个体心理学。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课题分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就是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心。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例如,有人一旦退休便立即没了精神。被从公司这个共同体中分离出来,其实,这只不过是从公司这个小的共同体中被分离出来而已,任何人都还属于别的共同体。而且在哪里都可以做出某些贡献。人绝不会,也不可能离开共同体“独自”生活。
在学校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如果了解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如果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课题分离如何带来良好的关系?这关系到一个概念“横向关系”,即平等。“虽不同但平等”与之相对的纵向关系,则是通过批评或者表扬别人,来达到操纵别人的目的。自卑感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阿德勒心理学把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
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人只有在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首先与他人之间,只有一方面也可以,要建立起横向关系来。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5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怎么做到共同体感觉?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阿德勒说过,“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里要区分一下自我肯定和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尼布尔的祈祷文里面有一句:“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正是如此。
他者信赖,就是相信他人。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如果不敢去信赖别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信赖别人,可能会被别人背叛,克服对背叛的恐惧感的勇气从哪里来呢?是自我接纳。只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就会明白,背叛是他人的课题。要想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作伙伴,而要做到视他人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
他者贡献,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阿德勒心理学所提出的目标中,“自立”与“我有能力的意识”是关于自我接纳的话题,“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则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相互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即使在行为标准上对谁都没有用,但从存在标准上考虑人人都有用”。
获得贡献感的手段一旦成了“被他人认可”,最终就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愿望来过自己的人生。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但我们人类是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在追求幸福。如果能够真正拥有贡献感,那就不再需要他人的认可。
以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为例,大多数孩子在最初的阶段都是“希望特别优秀”,希望特别优秀的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例如学习或运动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会转而“希望特别差劲”。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阿德勒心理学称之为“廉价的优越性追求”。这很容易跟“复仇”联系起来,这就是在让对方烦恼的同时还想成为“特别的存在”。
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阿德勒说:人生的意义是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你可以赋予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世界不是靠他人改变而只能靠“我”来改变。阿德勒说:“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