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为什么我看了这么多书,还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
八月份,我给自己定下了读书目标:“2016年读完100本书”。从八月份中下旬到现在十二月份初这四个多月时间里,我囫囵吞枣看了38本书,有时候一天可以看一本甚至几本。读到现在,我有没有收获呢?坦率的说,没有多大的收获。
读一本新书时经常看到一些过去看过的观点,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却怎么也想不起之前在那本旧书里看过。偶尔大脑灵感一来,冒出一些妙言,可能文字是自己的,但思想其实是别人的碎片。
励志类的书告诉我要努力,却又没告诉我该怎样去努力。感悟类的书告诉我要好好生活,却又没告诉我该怎样好好去生活。励志感悟类的书在读书之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可是在生活一地鸡毛时我还是笨拙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努力好好生活。
禁不住就想问自己: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看了辩论节目《奇葩说》,更让我止不住一遍遍问自己: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没有什么长进?
获得“奇葩之王”的辩手马薇薇无论辩题多么“奇葩”,哪怕站在道德、感情、大众一致认同的观点的对立面,她也总能用强大的逻辑辩驳的对方体无完肤,让对方感觉“自取其辱”。
比方,我今天看到的这一期,辩题是“为了成功,潜规则放在你面前,用还是不用?”
一听“潜规则”三个字,我想也没想就直接选择反方“不用”。一百位观众投票结果也是反方“不用”占据多数。
马薇薇是正方“用”,虽然我选择的是“不用”,可是在听马薇薇的辩论时我竟然不住频频点头甚至天秤往那边倾斜,马薇薇发言完后,正方直接涨票二十多张!后面整场辩论也是马薇薇这对获胜。
谁说“真理越辩越明”的?在《奇葩说》里是各有各的“理”,有人甚至都能把不被大众所接受的“理”说得理所当然,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单单这样听各家各抒己见,很容易就被对方说服得人云亦云,甚至到后面“不辨是非”。
感觉读了很多书,也读了一些书,可总还是摆脱不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迫,总还是避免不了能睿智又不失幽默的回答人家调转讥讽的问题的尴尬,甚至连听一场辩论赛都能被别人的一番言辞说得左右摇摆,失去主见。
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一个人一开始没有扎扎实实读几本书形成思考框架,书读得越多头脑越乱,脑袋里完全是糨糊,今天听这个人说有道理,明天听那个人说也有道理,到最后就是没有自己的道理。
当读到秋叶大叔的《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里的这段话时,我脑子里电闪雷鸣。
紧接着,秋叶大叔用管理电子文件夹的逻辑来说明建立思考框架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人的文件夹分类条理清晰,又有合理的编码导引,那么再多的文件进来,也可以很快梳理好,后续查找也井井有条,十分方便。而有的人来了新文件就随手放桌面或者下载区,不分类也不归档,时间长了,硬盘里全是这种碎片化的文件,貌似有价值的电子文档,其实真要用起来,一点头绪都没有。
人的大脑好比是硬盘,而且可以看作是容量无限的硬盘。会读书,就要学会给硬盘建立索引,然后往里面放资料,但是很多人没有先给硬盘分区,直接把吸收来的东西一股脑儿丢进去,以为反正容量大,结果悲剧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分了区却也无法很好地整合信息,就好比一个360G的硬盘,只分了两个区,一个区4G,一个区356G,然后基本全部的信息都塞在4G的区,填满了后面的就冲掉前面的,人的大脑看起来在不断更新,整体的潜力却完全没有发挥。
想着这几个月来,读一本书产生一些想法,脑子里各种想法充斥着,零零碎碎、杂乱无章。像秋叶大叔说的:碎片知识的特点是看到了激动一下,过几天又被新的碎片冲掉了。
想起了小时候爷爷常对我们兄弟姊妹几个说的一句话:“书读到肚子里,贼娃子(‘小偷’的意思)都偷不走!”爷爷的初衷是要激励我们多读一些书,小时候的理解也是这样,可是现在再仔细琢磨这句话,却觉得别有寓意。
书要慢慢读,细嚼慢咽,消化到肚子里才是自己的。我读书的心态就好像是一个贪心的胃,想把什么好吃的食物都试一遍,结果却消化不良。
我保障了自己的读书数量,却对自己的读书质量没有要求,因为“2016年读100本书”的目标,拿数量比质量重要当挡箭牌,放任自己。一天读一本读几本又怎样呢?我到底有多少知识增量和思想增量呢?
其实,多少人在读完之后只是唏嘘一会、感慨几句,之后工作一如既往,生活波澜不兴,与一本书在生活中相遇就如同小石子掉到深井里,连一圈涟漪都没有激起?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没有什么长进?
避难就易是人的本性,困难和容易之间,我们总是习惯选择后者。可是,真的,不逼自己积极主动去思考,只是浅尝辄止的看书,不求甚解,看再多的书,怕是自己也难有长进。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并且正在努力地成为一个博闻强记、有趣有料的人,所以在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即使现在只有一个极其简陋且不完善的框架,但我总会慢慢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铃听片刻:
我是微疯铃铃
普通的90后天秤座女孩
坚信读书、写字能让我有一丝特别
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
希望有一天我真的能成长的“威风凛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