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偶尔听到一期综艺栏目里有专家在讲,敢于自嘲才会使自己在社交活动中如鱼得水,提高自己的魅力。
娱乐圈有很多明星都有高情商,他们善于自嘲、自黑自己。
作为国内发展势头最猛的85后小花旦之一,杨幂从出道至今可以说被黑得很猛。与同年级小花刘诗诗被黑粉骂只有一个表情、袁姗姗回应得没有新意相比,杨幂不躲也不怒…
就整容事件,杨幂是这样回复的:“真想让你挥我一拳,看我下巴会不会掉”。
说她唱歌会走掉,杨幂的对策是走位上计。
“我不是张靓颖,音一下唱到那屋去”。
关于脚臭,杨幂返客为主。
“我到现在都不明白脚臭的源头在哪,脚臭的点在哪?”
杨幂选了另类路,孜孜不倦地自黑着,产生的良好效果,通过自黑的方式来让网友不再忍心攻击她,甚至很多黑粉还成为了她的真粉,昵称她为大幂幂。
娱乐圈中的女演员一般都是要靠颜值吃饭的,她们除了有着漂亮的外表,有的还会有着自身独特的气质,不过也有些女演员不靠颜值,在娱乐圈也能够混得风生水起,一提到这个想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贾玲了,她就是没有颜值,却依旧受大家喜欢的一个喜剧演员。
在各类的综艺节目中,贾玲也是非常擅长自黑甚至拿自己的缺点(肥胖)开涮的女星。
自2015年在春晚,贾玲表演小品《喜乐街》,塑造“女神与女汉子”的欢乐形象而迅速走红,出演的每一部小品都非常搞笑,深受很多人的喜欢。
甚至有人用一句话形容贾玲,深受男人喜欢,不遭女人嫉妒的女明星。
无论是杨幂也罢贾玲也好,你会发现善于自黑、拿自己确定开刷的人,他们的自体都是相当稳固,自尊、自我价值感比较强。
自体是相对于身体意义上的“我”而言的心理意义上的“我”。
但是,你会发现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一颗易碎的“玻璃心”,他们没有办法自嘲,或者会因为一件微不足道小事、或是别人的一句话而升起很强的负性情绪来。
玻璃心也就是心理上的“我”比较脆弱,没有办法应对外界的风雨的一种比喻。
杀大学舍友的马加爵本是个前途无量的大学生,荣获多项奖项,但是因为贫穷,屡屡被同学欺负,马加爵的舍友在他被子上撒尿;给他钱让他洗衣服;被邀与同学玩牌时被怀疑作弊,因此被同学恶语中伤;在无休止地被残忍嘲笑、被歧视被蔑视之后,他感觉自己的人格尊严被无情的践踏、蹂躏后,他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不堪,整个世界对于他来讲都是无情的、残酷的,内心再也无法承受不了了,毅然杀了这些取笑过他的人…
马加爵的家很贫苦,但是有些东西是与贫苦无关的,马加爵是否从父母的眼中读到过欣赏与信任,肯定与愉悦的目光?是否从父母的言行中感受过理解与支持?是否从情感上感受过父母的同理与涵容?从而在内心中内化一个好的父母形象,建立起一个还不错的自体感。
这种内化的好的父母形象不会因为残酷的外界事实而感觉到世界的无情与邪恶;这种稳固的自体感不会因来自外界的挫折而产生自己不够好的内心感受。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因为年幼父母双亡,迫不得已寄人篱下,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勾起她对自己命运的感叹与悲伤。
其中有一集中讲到,薛宝钗与贾宝玉等众人都一股脑地进入怡红院,黛玉来晚了,当她敲怡红院的大门时,里面的丫鬟因为没有听出她的声音而没有给她开门,黛玉就站在大门外,听着里面的欢声笑语,自己黯然伤神,兀自落泪…
如果说黛玉的多愁善感一方面来自于她先天的敏感型气质类型,因为敏感,可能会体会到更多的痛苦;另一方面,跟黛玉从小的家庭教养环境有关,虽聪明伶俐但早年丧母,后又丧父,孤苦伶仃一人寄居在外祖母家中,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勾起她对于自己身世的痛苦感受。
《红楼梦》中的一集有讲到,大观园里请戏班子来唱戏,其中有一个女戏子长得眉清目秀,众人都感觉有点像林黛玉,但大家知道她的性格便都不说出口,唯独一向大大咧咧史湘云口无遮拦,大声说,这个戏子好像林黛玉,黛玉听了这话后,内心就会想,原来他们把我当成一个戏子,又是一阵阵地悲伤...
试想一下,如果这件事换成了薛宝钗的话,她肯定是跟大家说笑一阵子;如果换做是史湘云,说不定还会去扮作戏子,给大家唱上一段。
像黛玉这样长着一颗“玻璃心”的人,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
李某与马某邻里关系,因马某占用公共车棚双方发生争执,继而发生争吵,马某一气之下大便失禁,后经120急救医生确认死亡,后马某妻子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损失。
玻璃心的形成有先天的气质类型也有后天不良养育环境的原因。
需要四种营养来进行修复。
第一种营养是妈妈是孩子情绪的稳定剂和调节剂,帮助孩子去调节情绪。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婴儿常常被极端且未调解的情感所淹没,并且会在脸上或哭泣、喃喃自语时传达出来。籍由倾听与观看,照顾的双亲接纳这些感觉,调节他们、转变他们,赋予意义,然后反映给孩子,“噢,哭了,是难过了”,“噢,噘嘴了,是不开心了”,“噢,笑了,是高兴了”,小孩子最后内化这些过程并且学习到包容自己的情绪。
第二种营养是父母与孩子情感的互动。
早期,婴儿会不舒服地尖叫。听到小孩哭,父母会感到苦恼。如同他们接受了孩子的不舒服一样,他们觉得被迫做些什么。由于父母比孩子更能调节情绪,父母常常会将苦恼转变为有益的行动,将小孩抱起来抚慰他,跟他说说话、摇摇他。“噢噢,你怎么这么不高兴呢?”父母会轻声细语地说着,将痛苦转变成话语及同理的安抚。之后会看到,小孩对自己喃喃自语一段时间。
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里,学步儿会大发脾气、踢东西、尖叫。父母可能会接纳小孩的愤怒,转变成话语后说道,“噢,你很生气!你很失望!”有时候,小孩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帮忙。他只是需要父母注意到他,让他平静下来。有时,他可能会伤害了自己或破坏东西。在这种情形下,父母必须把四处挥打的小朋友抱住,用他们的手臂确确实实地包容他以及他那尚未调节的情感。籍由这样,孩子就学会“抱持住自己”。父母不只包容孩子不悦的情绪;孩子也需要开心的人观看他们游戏、分享他们的快乐而且给予喜悦和称赞--对父母与孩子双方都是一种更令人喜悦的包容功能。
第三种营养是孩子能从父母的眼睛里看到欣赏、信任、愉悦的眼神。
客体关系流派的一句话“我之所以为我是因为你的指认”。孩子从母亲的眼里得到镜映,从而确认自己的自体形象,从母亲欣赏、信任、愉悦的眼神里建立起自己好的形象,这种良好的感觉会慢慢内化在自己内在,自体逐渐开始稳固;从母亲挑剔、苛责、烦躁的眼神里建立起自己不好的形象,在自恋自尊、自我价值在个维度上,会比较低,通常会因外界的一些小事来归纳为是自己不够好的原因,讲话没人搭理,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某件事没如愿以偿,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跟男朋友分手是归纳为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被领导训斥了一顿会归纳为自己太笨太蠢。总之,会找各种原因来进行内归因。
第四种营养是摒弃过于严厉\溺爱的养育方式。
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强调一个温暖底色的养育环境,他的一句名言“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
举个例子,当你的孩子想要爬到桌子上去的时候,你大吼一声“谁让你又爬了呢”。孩子会感觉到受挫败,自尊、自我价值会duang一下掉下来。如果你和颜悦色地说“宝贝,爬那么高会有危险啊,快下来啊”,同样是制止行为,但是,孩子的感受却不相同,他的自尊、自我价值不会受到影响。
过于严厉或者溺爱以及没有情感的互动的养育方式会在情绪里,自尊、自我价值这个维度困扰的一个重要的养育环境的议题。过于严厉的养育方式会在孩子心里造成一个严厉的“超我”和没有价值的自体,认为我是不够好不够好,不断追求一个外在的学历一个外在的价值,很容易陷入一种抑郁。而溺爱的成长方式很容易形成一个内心的自卑感,父母要什么给什么,但是他实际的能力没有发展出来,接受不了生活的历练,很容易成为一个“啃老族”或“妈宝男”。温尼科特有句话是孩子承受不起的挫折会带给孩子创伤,那孩子也是在生活中不断经历能够承受的挫折而不断成长的。
四种营养在逐渐进入孩子体内时,你会发现孩子的情绪慢慢稳定,并且有一个坚韧的内心去面对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