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一套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全套书共五册,第一本是王阳明生平事迹与思想阐述的传记,几乎算是其他几本书的统领,其他四本分别是王阳明四句教的阐释、王阳明家书与家规、度阴山解读王阳明著作《传习录》、张靖杰译注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
目前只读了这套书的第一本,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感觉非常精彩,不仅仅是王阳明一生的传奇经历,还有其中处处开放的思想之花。如果一个人对什么是人格魅力,什么是坐怀不乱,什么是道德有疑惑的话,这本书已经给出答案,而且远远不止这些。
我记得高中政治书课本上讲唯心主义的时候,摘录了王阳明的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的颜色一时明艳起来。政治书上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这句话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是我却觉得这句话甚是灵动,特意摘抄在笔记本上,默读过很多次。
王阳明的心学,正如这句话一样,是灵动的,寂寂不争名,又明艳璀璨的一朵智慧之花。
王阳明的祖先,是“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氏,是书写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兰亭序》的王氏,王羲之的后代把家迁到浙江会稽,后又有族人把家迁到浙江余姚,直到王阳明为止,王家自此在余姚繁衍生息。
王阳明的灵性源于王氏祖上书香世家的家学传统,也得益于自身的聪慧与丰富经历。
首先,他有一个好爷爷、好爸爸。他的爷爷是超凡脱俗的一代名流王天叙,他的爸爸是恪守美德才华横溢的状元郎王华,龙生龙,凤生凤,王阳明自小就聪慧异常非同凡响。
十一岁时王阳明随父亲与爷爷赴北京就职,路过镇江金山寺,就曾以几首诗震惊镇江文坛,他后来又几次三番地流连于文学界,组建文学社,写的诗蕴含哲理,文章辞藻雅致感人至深,可是他却说:文章小事,不足挂齿!
他的梦想并非文章词藻,而是成为圣人,在明朝理学正统的大环境下,他潜心学习程朱理学,为了弄明白朱熹所谓的“格物致知”,他不眠不休地去“格竹子”,希望借此彻悟人生哲学。然而,他很快陷入了思想的绝境。
在哲学上陷入绝境之后,他又想起小时候的“经略四方”之志,拜许璋为师,转战兵法,希望通过学习军事理论来评定四方,实现人生抱负。和小时候一样,他痴迷地学习摆兵布阵,忘我地进行自我演习,直到有人指出:你若无功无名,何来经略四方的机会?
于是他不得不重新面对朱熹理学这座高山,因为如果无法攀上这座高峰,就不会有任何入仕的机会,也就根本无从谈起理想和抱负。这次“知迷途而返”虽然让他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却仍旧让他困惑不解,他无法在朱熹理学中说服自己,他要冲撞出来,可是找不到出路。
在通过会试之后,他又几次三番地辗转于佛家、道家、理学、军事和文学。他的父亲王华说他三心二意,不能持之以恒,唯有爷爷王天叙,是真正懂他的人,一直默默支持他的“胡闹”。因为他的每一次胡闹都是认认真真的胡闹,每一个胡闹都足以让他在这个领域超于常人,可见他的聪慧过人与态度的认真。
都说时事造就英雄,苦难磨练心智,如果没有发配龙场的苦难,他可能不会悟道。正在他在程朱理学思想的禁锢中左冲右撞也无法找到出口之时,一个事件将他推到了生死边缘。
宦官刘瑾等干政,群臣进谏,朱厚照袒护宦官,进谏者遭遇庭杖之刑,关进锦衣卫大牢。王阳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一波又一波的哀嚎之后,非要戳老虎的屁股,于是毫无悬念地也得到了皇帝朱厚照和刘瑾庭杖和锦衣卫大牢的“关照”。
幸运的是不就久被发配龙场驿,但是龙场驿在那个年代是穷山恶水的代表,对养尊处优惯了的人来说和锦衣卫大牢无异。况且太监刘瑾已经安排好了人马,只等路上杀他灭口。
王阳明凭借着机智、运气与好友的帮助,躲过了追杀,经过高人指点,绕回余姚家中拜别父母后,正式前往贵州修文的龙场驿站。
经历了披荆斩棘、住山洞、耕作为食的辛苦岁月后,他渐渐融入到当地蛮荒的社会,或者说当地的蛮夷之人被他的德行感化了,纷纷自发来听他讲学,他也在日复一日的讲学与劳作中悟道,史称“龙场悟道”。这次悟道,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对教育,对中国人精神的塑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次悟道的核心精神就是“知行合一”,要格物致知,但不是像朱子说的那样向外求,要向内求,向心求。求得了心之后,再在“事上练”,做到知行合一,方有所得,有所成。悟道之后,王阳明的讲学更加灵性自然,也更加结合世俗生活,心学的体系自此开始形成。全国各地的人纷纷来到位于蛮荒之地名不见经传的龙场驿听他讲学。
朝廷也被震动,不得不迫于王阳明出山的呼声,将他调往京城工作,但是给他的官职,都是闲职。他也毫无怨言,继续在京城、南京、家乡等各地讲学。
直到王琼发现他的举世之才,将他推荐到土匪、王爷叛乱造访的中心之地江西,在这里,他举世无双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完美的发挥,这得益于他青年时代对兵法的苦心钻研,也得益于他的心学。
在江西平反期间,他依然没有终止他的讲学,而且他进一步发展了心学,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致良知”。致良知的知,也是知行合一的知,或者说是知行合一的发展,这个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我们要在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里,发现并遵循自己的良知,这样世界和整个人就会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
王阳明正是靠着这种思想,在事上练,才顺利得剿灭了多股土匪势力,并顺道平反了宁王的叛乱。那些土匪和宁王,到死都不知道,王阳明一个文弱书生,是凭什么把他们给打败的,如果知道靠的是“致良知”,不知是否会痛哭流涕,改过自新?
王阳明剿灭土匪,评定宁王叛乱本是举世之功,然而,他没有受到任何封赏,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原因非常荒唐,因为一伙太监和佞臣鼓动皇帝朱厚照将王阳明的军功据为己有。
皇帝朱厚照年轻时也有一个军事的梦想,他嫉妒王阳明的才能,让王阳明交出被俘虏的宁王,放在鄱阳湖里,自己率十几万大军从北京南下,在鄱阳湖上表演一番捉拿宁王的丰功伟绩。这样自己就可以名垂青史,受人敬仰。
王阳明并非是担心军功被掠夺,而是考虑到几十万大军一路南下,将四处践踏农田、搜刮财物,所到之处,必然民不聊生,不答应配合这场表演,快马加鞭将宁王送向北京,终止皇帝南下。然而皇帝的玩心大起,表演欲望爆棚,最后王阳明不得已还是把宁王放到了鄱阳湖,无奈地看完了他们的表演。皇帝的表演欲望和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后不久,去杭州和大同行乐的愿望还没完成,就因久服丹砂,纵欲过度而死。
这件事之后,王阳明经历了很多精神上的痛苦磨难,他疲惫至极,但也进一步拓宽了他的学问,升华了心学,他的学生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他还解读了“四教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在这套书的第二本里,对这四句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据说理解了这四句话,所有的困惑都将变得清晰,所有的犹豫都将变成果断。
后来上位的皇帝朱厚熜和朱厚照本质上是同一类人,自私自利,形式主义,只管放纵自我,不管他人死活。首府杨廷和不知道有没有后悔过,为了一己私利,选拔十三岁的朱厚熜当皇帝,本以为年纪小好控制,结果把自己给赔了进去。私心哪,害人害己。不致良知,总有一天害人害己。
一心讲学的王阳明,又在皇帝朱厚熜和他周围佞臣、太监的私心下被派到广西平乱。王阳明所到之处,那些曾经被他拯救于水火之中的人们听说王阳明路过,纷纷沸腾起来,还有他的学生,纷纷要求先生就地讲学。朱厚熜和佞臣们嫉妒得发狂,他们只等王阳明在广西立了军功之后,占为己有,才忍耐着。
王阳明身体每况愈下,还是背负起重担爬山涉水,考察战场。因为他要致自己的良知,按照良知办事。良知告诉他要担起责任,要对当地百姓负责,也要尽力用良知来感化土匪和叛军,把伤害降到最低。后来王阳明用自己的真诚不费一兵一卒,收服了叛军,又用最低的代价取缔了最顽固的一股土匪势力。
他轻轻松松解决了别人十几年几十年解决不了的叛乱势力,受到了佞臣的嫉妒,他们将他的军功据为己有,同时相出一个惩罚他的办法,他没能继续评定安南国,有大过!皇帝朱厚熜呢?这个人和朱厚照一样,不过他热衷的是哲学,自诩为哲学家,他嫉妒王阳明的哲学成就,怕王阳明因功返回朝中,光芒掩盖住他的哲学光芒,故默许抹杀王阳明的军功。最后,朝廷这帮人商量的结果是,王阳明无功也无过,不奖也不罚,也不让他回来,丝毫不考虑他的身体状况,让他继续发挥余热,好据为己有。
所有人都替王阳明愤愤不平,这些奸佞小人太过无耻!王阳明无动于衷,功名利禄早就于他为浮云,他此时只对自己的良知负责,按照自己的良知做了该做的事,他已经知足了。除此之外,他还想回家。看似轻轻松松地就收服了叛军,其实王阳明已付出了所有的精力,他感到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不顾朝中的反对,往老家余姚赶去。
然而,他没能再看老家一眼,那些在路上等候他的人也没能再听他讲学一次,他在江西大余县境内的一条船上,再也没能上岸。呜呼哀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庆幸的是,时间会证明一切,那些奸佞之人已受到惩罚,忠良之士终将受到认可。几百年来,王阳明心学后继有人,不绝如缕,让我们在五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能品味这场精神的盛宴,接受良知的洗礼!
王阳明在人生最后的时刻,在一条飘荡的船上,弟子问他:老师有何遗言?
他微笑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像一句偈语,结束了他的一生,也是他一生的总结,如此光明磊落之人,古往今来的路上,能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