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做系列之一
“乍暖还寒”这个词可以描述深秋或初冬吗?
上周有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深秋红叶图,配文是:“深秋意犹未尽,初冬乍暖还寒”。
乍暖还寒?不是说初春末冬的词吗?
这位朋友是博导,另外和这位朋友说不熟吧,也是同一所大学几十年的同事了,说熟吧,打交道还真不多,所以没说什么?
否则,就我这爱较真的臭德行,真要私信和他理论理论一番了。
想着这是就过去了,谁知昨天又有另一朋友,也是个博士,在朋友圈,发了一碗葫芦头泡馍的图,配文:“靠肥肠来抵御小雪之夜的初寒,虽然可以乍暖还寒,但远不及两人睥睨天下之间,来一口浓烈老酒让气氛在冷静中迅猛升温。因为,毕竟一个人在夜间吃肥肠是可耻的孤独。”
我也没仔细阅读,只看到“乍暖还寒”四个字,就想咋又有人在这季节用这个词?因和这个博士比较熟,我便私信他:“最近有两位博士都在朋友圈了里用“咋暖还寒”这个词?是我对这个词理解有问题吗?”其实我并没有认为自己的理解有问题,这样说只是显得比较婉转一点而已。
“李老师有啥独特理解?”博士问。
“ 为啥在这个季节用?不是应该初春用吗?我问道。
“一热就凉,说的是温度,不一定是春江水”
嗯?“乍暖还寒”到底该咋用?
我便做个线上和线下两个调查,看大家怎么说。
线下调查情况:
调查对象性别:男60%,女40%;
年龄:50—60岁占40%,25—35岁占60%;
学历:硕士(含在职生)占80%,博士占20%;
职业:大学教师20%,大学职员40%,银行职员40%;
调查方式及过程,面对面调查。
一是深入调查对象单位面谈,即询问我办公室同事。
二是利用中午和同事就餐时间调查,询问严教授。
三是入户调查,即到儿子家混饭时询问儿子及儿媳妇。
调查结果:100%的人认为这个词是描写春天,特别是初春气候状况的,教授还说到了这个词的延伸意义,即可描述经济形势、两国关系刚刚好转时的状况,不愧是三级教授,看任何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就是不一样。
调查的不足,取样过少,就是调查人数过少,只有办公室两人,严教授,儿子即儿媳妇等五人。
线上调查情况:
所谓的线上调查,实际上就是在朋友圈上发了一条消息:大家觉得,可以用“乍暖还寒”这个词描述深秋或初冬吗?
在下面留言的有十人,微信私聊一人,打电话回复的一人,有八人旗帜鲜明地认为,“乍暖还寒”是写春天的。
其他意见的是这样的。
一人回复:描写初春初冬都可以吧,后又补充了一条:应该适合初春,天气忽然变冷,这是意志不坚定,中途叛变的。
一人回复:乍寒还暖,这个当然是开玩笑了,乍暖还寒毕竟是个成语,而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
一人回复:乍暖还寒的出处,李清照的声声慢,写的是秋天。
一人回复:我觉得从词义上讲形容初春比较合适,但是从出处讲,结合前几句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描述深秋合适。
是呀,我觉得正是李清照在 《声声慢》中写秋天时,用了一个词义明显适合写末冬初春的词,描写了秋天,才难到了世人。
“乍”,两个意思,一是刚刚,起初,另一个意思是忽然,突然,无论怎样解释,刚暖了,又变冷了。秋天是一个由热变冷的季节,又怎么能说,刚暖了 ,又变寒了呢?而“乍暖还寒”,这个词义明确的词偏偏被李清照用在了描写秋天的《声声慢》了。
难的后人编辞书,只敢写:乍暖还寒,汉语成语,拼音是zhà nuǎn huán hán,意思是形容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出自李清照《声声慢》。而不敢写,天气刚暖了,又变寒了。
难得后人在赏析李清照的《声声慢》时说: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我以为,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
我对《声声慢》没有深入研究,我胡乱猜测一下,也许李清照为了押韵,为了平仄,才把“乍寒还暖”写成了“乍暖还寒”,这种可能虽然小,但也不是不可能,也许,她就是纯粹的笔误,你想,她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那么差,写颠倒几个字,还不是正常吗?
我当然是瞎猜,戏说。
再说回“乍暖还寒”这个词,既然辞书上都说了是:气候忽冷忽热,热冷不定,那描述一下深秋呀,初冬呀,应该也是可以的。
虽然绝大多人,认为应该是描述末冬初春的,那又咋样?只能说大多数人是望文生义而已。
不是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吗?
奥,还有个事,仔细读博士的配文,说“乍暖还寒”,好像不是说气候,他是不是说咥了葫芦头泡馍,暖和了,吃完又冷了呢?
看来我以后看东西,还需更仔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