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吃完饭之后,在商场闲逛。两个人一路走,一路在感慨,都说自己现在连花钱的欲望都没有了。买不起,也不想买衣服、口红、包包,有种佛系青年看破红尘的味道。
我不知道朋友心里的真实想法,但对于我,虽然这是一种自我调侃,但自嘲的同时,无奈中伴有清高。
为什么呢?后来的反思中,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可笑、可悲又一厢情愿。
有的人家里条件好,所以她们根本无所谓。起跑线不一样,哪里还有比赛的意义?
有的人工资高,她们肯定精于世故,工作不开心,所以也没有什么好羡慕的。
还有的人,愿意为虚荣心吃土一个月。这种人更让我觉得不屑。
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总能选出一个理由来安抚自己。就像鸵鸟,遇到困难,把头埋进沙子当中,以为这样就安全了。
今天下午做专栏的笔记,有一句话这么说:很多人的真正刚需是找借口。
联想到自己的时候,有些猝不及防。
起跑线是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除了认命般地接受现实之外,还有很多选择。最朴素,也是最勇敢的一条路是:一步步前进,就算无法缩短差距,也不要让差距越来越大。
更何况,在当今社会,努力的价值从来都不曾被质疑。底层逆袭,大有人在。
可见,我的想法有多消极。
工资高等同于上班不开心?这也是一种主观臆想。工资是对能力的一种认可。工资高意味着能力高,能力高意味着负责的事更具挑战性。而挑战性的工作,带来的压力未必就一定大于动力。
所以,别人的快乐你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因为你自动将它屏蔽了。
关于虚荣心,它一定是坏事吗?努力工作,为自己的虚荣心买单,和其他人口中的奖励,本质上并不冲突。而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甚至值得称赞。
指责虚荣心的人,是从来不缺乏物质,还是自己丧失了对生活的热爱?
剩下的追问则是关于借口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会有这些借口?是想包庇什么?
我想,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对于自己的不自信。
消费欲望的降低,首先是由于不敢消费。物价在涨,工资却如一盆死水。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没有足够的经济做基础,精神层面的享受自然下降。
其次是无心消费。生活被工作占据太多,棱角被现实消磨干净,活成了机器模样。所以什么都可以失去,什么也都可以将就。
最后引用笔记中的另一句话总结吧。
一个人渐渐习惯于非常低的追求,一旦心态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