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一开始都觉得自己挺牛逼的。
可一旦看见了世界,你就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
翻看我出来实习之前的日记,完全一张是不可一世的嘴脸。
但事实呢?除了发呆和做一些不切实际的梦,我并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示人的成就。
我越来越少写日记,像是羞于将自己糟糕透顶的经历示人,哪怕这人是自己。
在漫长的生命里,逃避是我学的最好的一个技能。
似乎我一直都在努力逃离,却总也逃不脱那个真正的自己。
同学在朋友圈里每天发布自己跑步的进度,工作时的照片,最近的动态,而我却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神秘人,没有人知道我在哪里,在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找到了什么样的单位实习。我成功地让自己从他们身边消失了。不需要想念我。不需要联系我。不需要看着我。不需要找到我。我消失了。
如同一只把自己的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一般,我以掩耳盗铃的方式让自己消失了。
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一件事。
我常常想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独自过活,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忧伤,在一个崭新的地方,有一个崭新的开始,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
而当我真正开始在一个地方独自生存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永远都逃不脱那个怯弱的、慌乱的自己。
我给自己写心灵鸡汤,像一个老板一样给我的员工也就是我自己画大饼,在想象中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并假装它马上就要实现。
前段时间在一个科技公司实习,主管让我和一起实习的一个女生一起写节目策划,下手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幽默感真的是不够,每一个段子都是那么牵强,每一个笑料都显得生搬硬凑。明显的眼高手低。于是心不在焉地写完了策划,发给了主管。
当天晚上在工作群里看到大家对那个女生的评价,溢美之词刷满全屏,心里十分不是滋味。人家一个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漂亮女生,写出的东西还比你好,而你,不仅矮矬穷丑还自视甚高目中无人,自由散漫不合群,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晚饭时,姨夫和我促膝长谈,他说:“工作还是考研,你最好自己想清楚。我当年是为了生存,为了改变全家人的生活环境,从县印刷厂的工人,考到了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一个人来到北京,举目无亲,也受了不少的冷眼和嘲笑,同事之中不乏有高背景高学历的人,但是这么多年之后,我可以骄傲地说,到退休的时候,我比他们这些人混的都要强。所以有人可以靠背景,有人却只能靠自己。”我似乎从来没有全力以赴过。
人生的前二十一年,我一直在得过且过。
也曾经有些志存高远的梦,也曾经喊过信誓旦旦的口号,但它们除了听起来很好听,说起来很漂亮之外,从来没有变成现实过。
当我的第一篇文字被发表在杂志上的时候,我满足地笑了,以为自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但此后我再没有好好写过东西投过稿。
当我为朋友填完了一首歌的词,并自己拿着吉他煞有其事地翻唱之后,我以为自己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作词人。
但此后我再没有写过歌词,我和朋友也都不过是学生而已。
当我拍的短片在学校里拿了一个小奖,在同学之间获得了几声叫好之后,我就好像当上了奥斯卡最佳导演一样,为自己的牛逼和有才华而沾沾自喜,目中无人。
但当我看见那些真正的好作品时,我再也不敢将自己的东西拿出来示人了。我也没有再拍东西。
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全力以赴过。
甚至连喜欢的人,我都没有用尽全力去追。
我总在权衡利弊,却从不肯用尽全力。
没有考上一个好高中。
没有考上一个好大学。
没有减肥成功。
没有进到自己最想去的公司实习。
没有考上自己想去的学校的研究生。
我妈说,不管贫穷或者富有,勤奋的人总会有收获。
勤奋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品格。
可随着年岁渐长,勤奋这个词语终于只留存在我童年的回忆中。
那个在寒冷冬季的清晨天不亮就背起书包走两里路赶往学校的孩子。
那个为了完成作业挑灯夜战到十二点,连母亲都心疼的掉泪,自己却一脸认真地奋笔疾书的孩子。
那个每次去县城都要在书店淘上几本好书,甚至一个用下午在书店看完一本书的孩子。
他们和现在的自己,究竟是同一个人吗?
我不想成为一个靠小聪明赢得一切的人。
我不想成为一个除了坐在电脑前谈谈情怀谈谈理想之外什么都没有做成的人。
未来,不管工作还是考研,是时候该好好打磨一下自己了。
毕竟,人不能一直活在“终有一天我会如何如何”的幻想中。
即使你是金子,也得把自己磨得发亮,放到太阳底下,别人才能看到你的反光。
不再空喊口号,不再孤注一掷,不再赌咒发誓,不再想入非非,不再祈求奇迹,海深路远,山高水长,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打磨再打磨,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因为我相信,这世界上也许会有怀才不遇,也许会有遇人不淑,但是没有任何一份努力和坚持会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