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如雪
五一回乡,到朋友家小坐。朋友家在
小镇上,平房,有一处菜园,还有一堵矮墙,上面开着热闹的花,还有一条小狗和一只猫,在院子里撒欢打架。
我去的时候,朋友正在菜园的角落里种草莓,她老公在一旁浇水,完全一副甜蜜的田园恩爱图。
看的我后悔自己冒冒失失的不宣而来。
聪明的朋友看出了我尴尬后面藏着的小小艳羡,笑笑的说,怎么样,别看我住在乡下,可是我种种花,栽栽菜,日子过的也不一定比你们差。加上我生性淡薄,不喜交际,对人生也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着一世安稳,这就是我最喜欢的生活了。
朋友说出的话太符合她的性子了。
我们小学中学都是同学。上学的时候她就没有太大的野心,当我们围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将来做什么时,并且说一定要考一个远点的大学,到远方看世界,可她把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样说,走那样远干什么,回次家都不方便。结果我们或考学,或打工都折腾外面去了,唯有她读了当地的一个小中专,之后,没找到工作留在了家乡。
她有出去的理由和机遇的。她成绩好,还有几个亲戚都在市里或做官或经商。她也出去过,兜兜转转一圈又回来了,归来说这是她最喜欢的生活。
因为老公和娘家的家境都殷实,所以她生活的真的不比城里差,甚至多了份自在与洒脱。
可是我真的不羡慕她的这份安逸和洒脱,因为我有孩子,我想让我的孩子更好的飞翔。
农村的教育会折断孩子飞翔的翅膀,她们夫妻的现世安稳的生活态度会消磨孩子飞翔的意志。
认识的另一个朋友徐徐才是我欣赏的典范。
徐徐也是我的一个老乡,不同的是,徐徐非常励志,高中毕业一个人到北京去闯荡,从一个小小的服务员做到了酒店的经理。
可是人生就是不能一帆风顺的,何况是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没有学历的小姑娘,工作风生水起的时候招到了小人的嫉妒,她手下的一个员工看不惯她的成功向上级捏造她吃回扣的事实,结果她被炒了。那年她二十五,正是谈婚论嫁的年龄,家人都让她回乡找一个人结婚,可是她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我千方百计闯出来就是要摆脱以前那种生活,如果我回去就会前功尽弃。我前功尽弃不要紧,我不能让的孩子还会重复我的童年,重复我的生活。
是的,走出来的人返回农村容易,可是再走出来却要难得多了。
如今,徐徐还在北京,还是做着最基层的工作,薪水刚刚够应付生活,可是,孩子如她所愿的上了一所社区的小学,虽然不是顶级名校,但是教育资源比家乡是好的太多,回乡来一口标准的英语让我这个教了好几年课的老师都羡慕。
我越发佩服徐徐当年的选择,照这样下去,她的孩子的前途,比村里的孩子不知要美好多少倍。
你选择现世安稳可以,但是,真的要给孩子一个高飞的平台。
我是一名郊区小学的老师,上课教学时,我最不愿意问班上同学的话题就是,你们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因为他们的答案让我一次次怀疑读书的真正意义,他们有的人居然给出了我长大以后结婚生小孩答案。因为她的妈妈十六岁就结婚了,她的奶奶又不待见女孩,整天在她的跟前念快点长大好嫁人抱孩子的话,如今她最大的愿望不是读书看世界创造价值,而是找个人嫁了。
她完全被奶奶洗脑了。
除了几个家长苦做,并且重视学习与教育,告诉孩子长大了要到远的地方去上大学的外,其余大多数孩子的愿望竟然是干活挣钱,在他们口中,我没听到一个有力量的理想。观念的狭隘,生活的贫瘠,已经让他们失去了高飞的斗志。
人与生俱来都有一种惰性,在一群昏昏欲睡的人中间,你很难不打瞌睡。尤其在一个家里,父母对生活的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
所以,不论你多么想选择安逸,请不要当着你孩子的面说出来,你安稳是自在洒脱,但你的孩子还要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