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第二次的线下读书会面,关键词是:感动。
真的感动地想哭,在最后一个环节,主讲人让大家各找三个伙伴,对她说“感谢你xxx,让我看到了你的xxx(三个优点)”。激动的是,我写的三个人,正好也写到了我。没想到她们夸我的三个点,真的很让我怀疑,这说的是我么?!
为君说,感觉到我俩是同频的人,由于我的到来,感觉到了归属感,觉得我很帅真、热情和有爱心。是的,我们坐对面,常常为了一个别人都不笑的点,默契地笑得停不下来……跟同频的人相处,真的很快乐,能get到彼此的那个点。
君说,她觉得我很好学(what?!我没有听错吧)她是一个很刻苦、认真的人,真励志,真好!
晶晶老师,说觉得我沉浸在被爱的环境中,说明身边的人都很爱和包容我,这是真的么?!说的我要哭了。。。。嗯,有个朋友也这么说,觉得我像一个小公主一样,从小被爱滋养。
所以,这周读书感触最大的一个点是:我明白了我安全感缺失的重要原因——
书上说,“痛”和“苦”是不同的:“痛”是陈述性记忆,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退;而“苦”是比“痛”持续时间更久的情绪记忆。三种不太好的情绪记忆,在我妈妈身上都有:
第一类妈妈,“如果我出了一点点差错或者状况,都是了不得的天大的事,会大呼小叫,给孩子的反应是紧张和恐惧,认为自己缺乏处理意外的能力。” 第二类妈妈,经常用反讽的语气回答问题,例如“这么大了,xxx都做不好。”孩子会觉得自卑和羞愧,代表自己的挫败和无能,总担心自己出错,觉得自己很多事都做不好,不如别人。 第三类妈妈,碰到孩子出状况了,第一反应是对孩子以外的事物产生评价,比如孩子摔倒了,第一时间是担心裤子弄脏了(我妈对卫生有一种极致的追求),从而使孩子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深深地怀疑,感受到的时:在妈妈眼中,自己是不重要的、没有价值的,是不值得被关心的。一直重复这样的情绪记忆,孩子的无价值感会慢慢发展为“不配得感”,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来自外界的关心。
尤其是最后一点,真的是我过不去的坎。我常常怀疑自己,很自卑,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如意,甚至身边朋友的优秀都会让我有一种“不配得感”,觉得自己这么差劲,不配有这些好朋友。
谈到依恋模式,我属于“焦虑-控制型”,书上说的是,这类人在孩提时代,妈妈可能没有持续为他们提供安全的依恋环境,有时对她们过分关注,有时又完全忽略他们的需求,导致孩子一直觉得随时可能失去母亲的陪伴。
是的,我在一次冥想中,了解到自己不安全感,来自于童年时,暑假常常在不同的地方度过,有时是奶奶家,有时是叔叔家,吃饭、睡觉,漫无目的地呆着,直到有一天爸爸突然把我带回家。
我不明白的是,我妈妈明明也过寒暑假,成天都在忙什么?!常常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她还在厨房里忙活,都不能好好地一家人坐下来一起吃饭。这些,可能就是我安全感强烈缺失的诱因。
领读人说,那你有没有问过妈妈,她都在忙什么?我确实没有想起来问过。有时候,直面问题或许是解决问题最快的方法。那么我下次回家一定要问问看。
明白了这一切以后,对于安全感的治愈,我也有了明确的目标。我渐渐明白——
向内求才能获得安全感,而安全感来源于价值感。
治愈一个人,也许需要一生的时间,也许只需要转念一想。
在我童年辗转的岁月里,我也学会了适应环境。
在我很小的时候,在奶奶家西康路的四合院里度过,张口就是标准的上海语,虽然现在不会说了,但是吴语系都能听懂;听小叔叔说,那时候的我,生活极有仪式感,把自己小鞋子们在床下排成一排,不同场合穿不同的,早上拎着小篮子跟奶奶去买菜,回到家就换过来;到了饭点,端着碗去别人家蹭菜饭吃,奶奶看我这么爱吃,烧了一大锅,结果我一口没动,所谓“隔锅饭香”吧;傍晚,小叔叔下班回来,得去逗蛐蛐的人群里,等人散了,好把我领回家;养了一窝小鸡,丢了一个,满院子找不到,最后奶奶烧饭时,一揭锅盖,小鸡仔锅里;爷爷常常骑个自行车,弟弟在前,我在后,带我们去买好吃的。
长大一点,奶奶搬家了,暑假过得悠闲,睡到自然醒,就着汽水吃饭,也没人问我作业,电视愿意看到几点是几点……即使临近高架桥,来往车辆摩擦地面的声音,对于我来说也成了最好的白噪音。
上周读书会,我发觉,我童年最亲近的人,是我爸爸,他无条件地接纳我,虽然常常出差,也要带我出去玩,尝各种新鲜的食物;上大学,17个小时的火车,送我到学校后,又急匆匆地赶去出差。我知道,他就是那个帮我兜底的人。
所以,我现在也要带着这股力量,勇敢地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