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生活无小事,唯有谨慎对待,才能克服万难。
人这辈子要想走的四平八稳,离不得个“慎”字!
1、慎言
所谓慎言,就是说话要谨慎,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
《论语》有言:“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教育弟子,说话要谨慎发言,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慎言不是拒绝与人说话,而是说出有承载力的话。
曾国藩有言:“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切须检点。”
他初入官场时,和一般的愣头青并无区别,说起话来口无遮拦,常常因此得罪朝中同僚。
后来他在日记中多次反省,甚至写了两个字挂在书房——慎言,用于提醒自己。
曾国藩告诫子女,越是身处高位,越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说话做事不可全凭性情,凡事三思而后行,事后多反省。
与人交往时,多换位思考,设想若是你处于对方的位置会作何反应。长此以往,说话做事自然就圆满得多。
所以,慎言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一次,弟子司马牛问老师什么是仁。
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意思是说仁者说话谨慎。
司马牛不明其意,孔子解释说,仁者言行一致,对于做起来困难的事,说起来当然要非常谨慎了。
评价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因为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而评价一个人直接的方式,就是看他说了什么。
慎言者,往往是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