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soul上看到一条动态,大致意思应该是反驳那些认为楼主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这个souler一直是我比较欣赏的楼主,不同于其他souler吸引我的东西是因为美丽的生活和美好的日常,这位souler更多吸引我的是她那独特的观点。
为什么说她观点独特呢?因为,她的很多观点跟我、或者说在这个社会上是有所冲突的,有种我行我素的样子,可是也正是因为这点让我佩服,因为她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在乎家人、亲戚的感受,活出自己想要活的样子,让自己不舒服的人,事情就不去交集,真真正正的做自己。
中国嘛,毕竟是一个将人情看的比较重的社会,而她能够摒弃这种现象,有种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感觉,不更加准确的说的话还是那就话——做自己,不舒服的关系不处,不舒服的事情不做,比起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这种表现和行为更像是不去接触,连花丛都不去。因此,她的种种观点有时候能够给我带来另外一方面的想法,让我有更多的角度思考我原本所认为的种种事情,因此说她是拥有独特观点的souler。
对于她反驳那些说她站着说话不腰痛的动态我不评价些什么,也没有什么好评价的,因为在我看来这都是从小的环境培养起来的三观,就算是同样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人的不同,理解的不同,所接受的不同,都会形成不同的三观,所以我不会去评价些什么,只是当她是独特的三观,来丰富我的认知,以及让我有更多方面的思考,这也是我一直关注她的原因。
只不过,那条动态中,她反驳那些说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的行为是愚蠢的,我对这句话也没什么说的,因为不知他人苦,何言他人善,这本就是认知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的想法和行为。
而其中提到“何不食肉糜”这句话说出口的人是愚蠢的,这句话倒是让我有些许想法,或许大家都认为她说的是对的,只是我感觉还是有些过于概括,虽然说这句话不算是错的,但是我还是感觉如此形容不够贴切。
“何不食肉糜”这句话出自《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说是,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这在我们看来,晋惠帝铁定是说了句愚蠢的话,也变相的说明了晋惠帝的昏庸无能等,因此也衍生出了它的含义是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也指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对别人的处境或行为妄加评论或建议。
由此,我们深入的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并没有接触这一块领域的知识,而做出了些许愚蠢行为,那么对我们来说是愚蠢甚至好笑的行为,对他们来说是吗?或许是吧,因为这或许对我们来说是常识,但是我感觉更加准确的说应该是因为自我不自知而做出的些许让外人感觉可笑的行为,更多的应该是认知的原因,虽然我说的这些也可以说是愚蠢,但是我还是感觉不够贴切。
这么说吧,如果将愚蠢分为几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我想就应该是下意识的做出的原本不会出错的蠢事;第二等级就应该是由于自己认知不全而做出的在他人看来这应该是常识的蠢事,最近北美洲也有一个这样子的人;第三等级应该是那种明知道是蠢事,但是仗着自己的权力等等让别人认同的行为,如当初赵高的指鹿为马;第四等级应该类似于愚公的大智若愚,明知道这件事可能看起来很愚蠢,但是其中往往藏着我们想不到的智慧,或许赵高的指鹿为马也有这种想法。
因此,我认为单单以愚蠢来概括“何不食肉糜”有些过于概括了,或许我们这些平常人是可以说是“何不食肉糜”是愚蠢的行为的,但是对于晋惠帝来说,却是真的缺失这方面的认知,对他来说并不是愚蠢的行为,因此当人们说他愚蠢的时候,我才会有些为他打抱不平或者说些许怜悯,也有可能是我害怕当我的常识缺失而受到取笑的时候,内心涌现出来的悲伤,所以我更希望不是以愚蠢来概括“何不食肉糜”的行为,而是以认知来概括这种行为。虽然这种常识性的愚蠢行为也是因为认知缺失导致的,但是我更宁愿说那是认知缺失,没有这个意识。
或许,你们会说我是杠精,新衣服没破硬弄个洞去缝它,明明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什么的,但是我还是认为应该用三观不同,常识的缺失而出现的这种行为,而不是单单的愚蠢,或许我是玻璃心,但是对不知道为什么就被嘲笑的人来说真的是一件悲伤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