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原本就是人类的天性。领导随眼一瞥,与人交往受困,性格敏感脆弱又深受“成功学”影响,容易忽略客观环境而过多的关注自我主观意识的强度,外界的一丝风吹草动就容易引起慌乱,添油加醋的幻想偏离现实,沉陷在执着、焦虑中,循环往复,没法善解。
也许这种心理并不是偶然发生在我们身上,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常年的积累下如若无法妥善解决,终究变成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时半刻的功夫,更需要的是找出这问题的来源方能把握对策。《内心的重建》就提出这种心理问题“都是正常心理规律的产物,是可以理解的”。这样说来,这种心理现象并不是我们独有的,这是一种普通的、正常的、大众化的心理状态,而且是可以解决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维尼老师(胡春光),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常年从事心理咨询及家庭教育咨询工作,在这本《内心的重建》中,提出“认知变,情绪变,世界变”的观念。认知是我们对外界的理解和判断,直接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和情绪。在本书中,维尼老师就指出“认知疗法”是心理成长的钥匙,他通过驱力、情绪、童年、性格等多方面来解释认知对我们的影响,心理问题的存在是可以解决的,通过三种思维便可改变我们对外界错误的认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接纳自己、改善性格,既保持努力进取的态度,又有随意而安的心态。
这三种思维在《内心的重建》中反复提及,看似简单却是解脱心理问题的法门,或者说这三种思维就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常常被我们忽略并未加以应用,而它们就是:
1、坏事变好事
一件事如果没在我们的设想中,没有顺应我们的想法去发展,就会变成我们眼中的“坏事”。当我们用习惯性思维去判断一件事情的好坏时,我们的“认知”已在悄然发生作用。事物都具有双面性,我们在惯性思维的作用下容易对事情做直觉性的判断,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我们被消极思想所吸引难以发现事情的另一面——可以解决的,经过努力可以改变现状的,或者是说可以变好的一面。善于发现事情的另一面,是说我们在面对事情坏的一方面,也能看到好的一方面。当事情呈现出“坏”的状态,我们需要想想还有无变好的可能,是否可以经过努力将现有的情况加以改变,转变为我们眼中的“好”。
2、很正常,没什么
如前文中所说的,将“坏事变成好事”是一个法子,那么如果真的没法改变事情的现状,那该如何处理,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呢?这个法子是有的,那便是接受。接受现状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认同,认为这是一种对现状的妥协,视为一种失败,是认输的表现。人生漫长,事情不顺利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甲乙丙身上都会发生,将其放大处理反而会带来晕轮效应,便是掉入了这消极的怪圈。接受或许就是对现状的最好处理,在接受中冷静思考,分析事情的对错,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便是对事情最好的解决。
3、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并不是说我们消极的应付事情,而是在努力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许多事情并不是由我们单方面就可以决定的,除去主观人为外,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占据了一大部分。如此说来我们的努力倒是在白费么?并不是,而是我们在顺应规律的过程中,也当保持努力积极的状态,在面对结果时有一颗从容的心态。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不必过于执着,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尽力而为,失败时又能坦然接受,进而奋起作战,这种以接受的形式作为积极面对的法子其实才是人生长期努力的作战策略。
不难发现,以上三种方法围绕“认知”为解决心理问题的钥匙,当我们对事情的认知发生改变时,我们的行为和情绪已经在慢慢改变。错误的认知容易引发心理问题,正确的认知是我们面对人生困境的有力武器。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不少的心理问题,当这些心理问题没法解决的时候,一个个的积累便会成为我们人生成长的障碍,给我们的生活、家庭、工作带来困扰。而这种心理问题并不是我们个人才会存在的,普通大众都有这种现象,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我们需要做的便是接纳我们的现状,以一种正确的认知去发现和改变我们的情绪,收获幸福、自在的人生。改变需要时间,在心理成长的这条道路上,我们彼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