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做产品经理?
2,我们到底是不是产品经理?
3.想入行,怎么做?
4.1-3岁的产品经理
1,为什么要做产品经理?
为了改变世界!
从早上洗漱到出门,你至少接触了几十个产品,比如毛巾被子窗帘牙刷拖鞋等.防滑的拖鞋让你在厕所里避免了滑到,挂立式漱口杯节约了你的空间;一整片的窗帘让你房间总是闷闷的,门把手总是在急着出门时撞到我的手臂;生活中总是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产品.
好的产品能够改变世界,坏的产品也能.我们身边有太多坏的产品了,所以需要好的产品经理去拯救!
坏产品:无处不在的危险 做的不明所以的上山指路牌;'z'字形的盲道或者盲道中有电线杆;等等.Don't make me think一书中说,web的设计'不要让用户思考',生活中更需要这样.坏的产品时刻恶心着我们,我们需要改变它.
好的产品:从垃圾桶到厕所 有的产品在不断改进,比如简单的垃圾桶从颜色区分到有文字标志到文字说明和图案; 我们看到了产品改进的过程.改进的方向是:让用户更省心.
马桶改变了世界!二战中,南斯拉夫人因为使用不上抽水马桶而对北约做出退让.冲突之下签署城下之盟.小小的马桶就让一个国家改朝换代.产品正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
2,我们到底是不是产品经理?
是的! 你的灵魂深处有一个'大卫',而你就是米开朗基罗.如果把每个人的一生都看做一个产品,那你已经设计了一二十年了.
产品究竟是什么? 产品就是用来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可以是有形的实物,比如鼠标,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比如导购员.
产品经理横空出世!全世界第一位产品经理--麦古利. 产品经理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企业越来越大,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按职能划分部门的组织结构已经无法适应.所以出现了产品管理的矩阵型组织.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是规划产品的生命周期.负责产品的上市策略,定价策略,整合营销策略,销售与分销策略等.这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经理.
传统行业产品经理与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的差异: 第一:行业形态不同:成熟行业VS新兴行业 传统行业已经经过几十年甚至百年的摸爬滚打,市场成熟铲平基本定型,通常只有渐变式的创新,很难有重大突破.另一方面,用户已经成熟,形成比较固定的使用习惯,较难改变.所以公司会偏重营销类创新. 互联网软件行业三天一小变,五天一大变.用户看什么都是新的,所以产品需要推陈出新先入为主,占领用户,主导用户习惯,偏重研发类工作.
第二:产品形态与成本结构不同:实物VS虚拟
传统行业多以实物为主,考虑更为多的是如何把整个供应链打通.而互联网多为虚拟物品,更集中在研发过程中.但因为虚拟物品的复制成本较低,所以重点资源会投入在产品本身.所以对产品经理来说,需求分析和设计的细节比较重要.
第三:生命周期不同.几年VS几个月
传统行业的研发生命周期一般是几年甚至更长.所以需要精细的流程支撑.而互联网的研发生命周期就只有几个月.推崇敏捷方法.
第四:赢利模式不同.单一卖产品赚钱VS多元赢利
传统行业的赢利模式通过多种渠道卖产品赚钱.而互联网部分产品几年内都不考虑赚钱的问题.有着多元的赢利模式.比如通过该第三方广告商赚钱.
第五:用户心态不同.花钱买VS免费用
传统行业的用户买了东西不爽换了的成本太大了.而互联网大都免费而且雷同的还很多.所以相对来说更换的成本更低.所以互联网更重视用户的体验.也意味着产品经理会涉及到更多的工作内容.
非典型产品经理: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经理,新概念下的产品经理的职责也通常分给几个人或者几个部分做,很少出现全能型产品经理.就算是全能,也精力有限只能专注于某一方面,所以为了规范产品经理.指明了三大变化方向:1.产品管理团队.用团队的力量代替单一的产品经理.2.事业单位的任用.意思是把产品强调成一个事业单位,产品经理就是事业部总经理.3.更专业取向.每个公司的类别和行业都不一致所以说要又更专业化的趋势,要有专注的方向.最终目的还是满足客户的需求.
非典型成了多数就成了典型啦.
产品经理.带着经理多少有点管理的意思.
管理的能力就是: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把事情做成的能力.
第一,信息不足以决策.
第二,时间不足以安排周密的计划.
第三,人员不足以支持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第四,资金不足以自由调配.
3.想入行,怎么做?
1.确定自己真的想做产品
2.做产品最重要的前提是喜欢产品
3.想入行,找到自己的位置,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资源,找到一条最近的入行之路.不管以前做什么,都可以转行做产品经理.
4.找到一些可行额切入点,比如从产品经理周边的的职位做起.
4.1-3岁的产品经理
1.入行之前,作者是学生物的.
2.入行半年,打杂的菜鸟.(熟悉各部分的同事)
3.入行半年后,学习'怎么做'(负责某些模块儿,决定某个功能怎么做,写产品需求文档.配合其他部门)
4.入行一年,开始问,做不做?做多少?(负责较多模块直至所有功能,做用户研究,熟悉产品的设计细节,需求管理,权衡取舍,)
用户-用户研究-需求管理(需求采集-需求分析-需求筛选)-需求(开发)
5.入行两年,项目与团队.(独立负责一个产品) 立项-需求(开发)-开发-测试-发布(文档管理-流程管理-敏捷方法)
6.入行三年小结:战略与修养. 找到产品灵魂很重要.(爱生活,有理想,会思考,能沟通) 做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