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一天,午饭后我躺下休息,浏览手机时,发现Q老师在一个直播间里教唱歌。那一天他教唱的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他教得很细致,每一句该如何处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些音准和节奏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他反复示范。他唱歌的表情显得丰富而又优雅,眉毛上挑、嘴角上扬的样子非常可爱。看了十几分钟,我就喜欢上了他的直播,于是点了关注。
这之后,我就经常进他的直播间学唱歌。每一次,多多少少总总是会有所收获的。如今的直播,播主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卖东西,比如卖书、卖课或卖别的物品。Q老师也不例外,但他在介绍自己要卖的东西时,从没让我感到厌烦过。
可能是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做的直播,所以Q老师的直播时间不大固定,有时是在中午12点,有时是在下午2点或4点出头,有时是在晚上六七点。
这一日,他的歌友群里发的通知是16:10开始直播。我忙完手头的事,点开微信进直播间时才16:30。这一日,他要教唱的歌曲是《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我进直播间时,听他唱了一句,然后停下来问了一个问题。好像问的是这首歌是什么风格吧,弹幕上只有一个人给出了回答。也可能在我进直播间之前,他就在问这个问题了,这时他看到只有一个人在互动,就闹起了情绪,说:“既然大家这么不主动,不大喜欢,今天干脆就到这里吧!本来我嗓子也不大舒服。”说完就关了直播。
此时,我进直播间还不到五分钟,着实有点扫兴。想起关直播前,Q老师脸上厌烦而又决绝的表情,我心里没有产生对他的同情和理解,隐隐地却有一种不满。晚上八点多浏览手机时,遇到他在直播间教唱一首《心愿》,他的神情和风采都依旧,但我却发现自己喜欢不起来了。随后的这两天,在遇到他的直播时,也顶多就是停下来看两眼,然后就离开了。
由这件小事,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工作中出现过的类似的情景。有时是自己讲得热情万丈,而学生却毫无反应;有时是学生状态不好,纪律涣散,迟迟进入不了上课的正常节奏;也有时是自己情绪不好,看课堂中的一切似乎都不顺眼。当失望和不满的情绪积聚了一会儿之后,就会断然地给学生下马威:“算了,不讲了,你们自己看书上自习吧!”或者干脆把讲义夹一合,给学生布置点任务后扬长而去,留下学生瞠目结舌,不知所措地互相观望着。
这样的小插曲之后,下一次上课,学生显然很懂得配合,似乎课堂气氛如意多了。如今我才明白,那样的配合和如意,其实是学生不得不做出来的隐忍罢了,而私下里,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崇敬,多多少少的是在崩塌和流失着的。更进一步的结果,肯定是既影响师生关系,也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的。
所以,当课堂上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老师千万不能把一切的不如意都怪罪到学生身上。老师首先要想到的是该如何调整自己,比如调节一下自己的情绪,调整一下自己的教学预设,采取一些变通的方法,把学生吸引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教学真的无小事。好在随着教学经历的丰富,我在课堂上的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少,最近四、五年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