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自我成长,你做好了,你的孩子也不会糙。放下执念,放下对错,给予足够恰当的爱,理解,信任,一切安好。
教育的意义的说法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自我能够达到的目标和他人指导下我们达到的目标之间有差距,教育就是要不断缩小这个差距,提高自我能达到的目标。其实我开始以为的教育是在指导人的带领下尽可能提高能达到的目标,通过这次讲述后,我意识到教育的意义是激发受教者的内驱力,提升他自己能达到的目标高度,依次缩小与带领人带导下的高度,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圆哥的分享结束后,有个小伙伴分享了他老公接她的经历,天下雨了,第一次下午四点,老公带着俩孩子到学校门口,小伙伴没忙完,让老公先带孩子回家。老公问小伙伴几点忙完,小伙伴道五点。老公五点又到学校门口,给小伙伴打电话,小伙伴这次没有指责,选择了理解老公,老公担心自己淋湿来接她,她感受到了幸福,于是和气地对老公说,自己还没没忙完,让老公先走。她的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每次我加班老公对我的电话叮嘱,我那时候语气也都是充满了烦躁,没有试着去理解老公。
有个大哥提出了孩子其实不用管,只要给他足够的爱,给予他足够的信任(要想给予足够的信任,自己先是一个自信的人),我们做好自己,他肯定不会错,退一万步来说,天天追着孩子写作业,没写又能怎么着呢。我是很赞同这个大哥的说法的,但我的老公不赞同,他觉得孩子就得管教,天冷了出去玩,衣服穿少了容易感冒,就得穿多,孩子可能不想穿。电源插线就是不能让孩子弄,我也赞同,但是我受不了他看到孩子碰到电源线的那个紧张不已的情绪?所以我觉得老公是错的,我就开始了指责,指责老公不听,我生气。按照这个大哥的说法,给予老公足够的信任,相信他,认同他,假使他管错了又能怎么样呢?何况他其实担忧的也不无道理。
跟凡姐聊起来,我希望能和老公一起学习,可老公能接受我学习,也愿意支持我,但他不愿来学,他觉得他不需要。凡姐点拨说老公能意识我们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尊重我,而我是在追求一种共生,人各有不同,放下执念,理解接纳信任老公,我也许可以试着也接受老公不跟我一起学习的事实,即便如此,我们的心还在一起。老公的爱的能力是远远超过我的,他的尊重彼此的差异所体现的爱的档次远超过我的共生之爱的档次,我就信任他好了,别老给他拖后提。
尊重理解接纳信任是爱,青春期叛逆情绪爆发是正常的,若青春期一切很好才是有问题呢。想起舅母对我的评价,你总是处处为别人,青春期也都是觉得我可好了,简直不是人的说法,还有圆哥对我的现在处于青春期的说法,其实以前的我真的好虚伪。压抑了那么多年的情绪最终还是在亲密关系上爆发出来了。如今的我已是青年晚期,三十了,仿佛重生了一般。无论是青春期还是幼儿期,老年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点,当遇到青春期暴动的孩子,静静地对自己说一句,谁的青春不暴动,都这样,这是青春期的普遍规律,不要过于管教干预,给予足够的理解信任,希望中的孩子自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