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是在西南地区的一个学校任教,做了来上海的决定之后就毅然决然的辞职了,当时上海这边的工作也没有定下来,在来上海的路上我还在准备面试的内容。只是当时的我不知道,五年后的我会定居在这个我向往的城市,工作创业,结婚生子,落沪买房......也算是一步步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计划。
来上海第一份工作是做培训,空闲时间较多,创业的机会也很偶然,来源于一次偶然的同事聚会。然而就是这么一次聚会,把四个性格各异,资源互补的人集合在了一起,直到现在我们四个人的关系也依然非常紧密。
感觉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当你想做成一件事情时候,老天爷也会帮你。我们的第一个学生来源于网络,而且这个学生虽然素未谋面,却对我们很信任,还为我们介绍了四个学生,所以我们的第一次招生是顺利的,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网络招到了两个学生。就这么七个学生,我们在2017年开启了第一个学习班,这是我们最早的一个班级。
接下来的招生却并没有那么容易,自此之后,接下来的网络招生就成功了两个,之后我们也基本上很难从网上招到学生了。于是我们去过学校贴海报,扫楼,但是效果都不尽人意,正当我们摇摆不定之时,我们又有了新的转机,我们开始了招生宣讲。之后因为我们的培训效果好,很多学生都会把他身边的同学介绍过来,被介绍来的学生又会介绍来新的学生,那个时候我们会同时开好几个教室,我们四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还请了助教老师一起帮忙。
我们的培训班在19年和20年达到了高峰,期间我们又很巧合的找到了可以挂靠的学校,有了教学资质,还找到了很合适的教学场所。在口罩来临之前,我们都有全职来做这个事情的打算,每个人都准备大干一场,甚至在口罩来临之后,我们也没想到放弃。
但是口罩的影响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直到21年,我们感觉到了招生的各方面阻力以及各种不可抗力的危害,为了减少损失,我们很快选择了结束这个项目的决定,其实事实证明,当时的决定虽然很仓促却也很正确。
前两天我去银行把之前副业挣的钱都用来还了房贷,让自己的房贷处于公积金还款范围之内。早些年买房时,一直想加大杠杆,但是去年和今年在尝试了各种理财之后,发现做这些理财还不如还银行贷款。
大环境不好的这两年,我们四个也曾打算着再做点别的副业,但是估算之后,大家都默契地选择了按兵不动。
外出空闲时间喝杯咖啡,打出了上面这些字,算是对从前生活的一些梳理。希望自己接下来能梳理一些更多自己创业的细节,多做总结也能帮助我多一些思考。虽然是台风天,工作日咖啡厅里的人也比我想象的多很多,希望这一两年所有的不易都快快过去,能有找到一个新的出发点,拥有一个更合适的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