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无量寿经义疏卷二
自下第二叹其自利利他功德
行能益己。名为自利。行能兼润。说为利他。菩萨所行。要不出此。故赞叹之。于中初略叹。菩萨经典究畅下。广叹。
自利利他:行能益己。名为自利;
行能兼润。说为利他。
略叹:
其所修行。清净无秽。(一、自行清净)
譬如幻师。现众异像。(化人、化相)
为男为女。无所不变。(二、化行善巧)
本学明了。(化德)
在意所为。(化法)
此诸菩萨。亦复如是。
学一切法。贯综缕练。
所住安谛。靡不感(致)化。
无数佛土。皆悉普现。
未曾慢恣。 (三、显前自行清净)
愍伤众生。 (四、显前化行善巧)
如是之法。一切具足。
[疏]略中初别。后总结之。
别中有四:
一自行清净。
二譬如下。化行善巧。先喻后合。喻中初言譬如幻师。喻起化人。现众异像。为男为女等。喻起化相。本学明等。喻起化德。
本学明了:喻习化法。学为化本。故名为本。于佛化法。习之委善。名学明耳。在意所为。
在意所为:学成起用。成在于心。故名在意。任意为化。故曰所为。
下合显法。
菩萨如是。合前幻师。学一切等。(合起化德)。学一切法。(合本学也)。谓学一切化他之法。
贯综缕练(合明了也):贯通综习。知法委审。故曰缕练。
所住安谛:合在意也。于所住法。安心审谛。靡不致化。合(所为)也。
靡不感化:靡谓无也。致谓运致。于一切处无不运化。又复致者。是其感致。令一切众无不感化。无数佛土。皆悉普现。(合前化相)。合现众像为男女等。此是(第二化行善巧)。
三未曾下。显前第一自行清净。以于所得。未曾憍高而自纵恣。故行清净。
四湣伤下。显前第二化行善巧。
泯伤众中:湣伤悲也。心有悲心。湣伤众生。故能为物种种现化。
上来别叹。如是之法。一切具足。总以结之。上来略叹。
下广叹之。于中有四。
一依菩萨法修自分行。
二无量佛咸共护下。明依佛法修胜进行。
三供养佛下。依前自分广修成德。
四受持如来甚深法下。依前胜进辨修成德。
菩萨经典。究畅要妙。(自利)
名称普至。道御十方。(利他)
[疏]就初段中。先修自利。后起利他。菩萨经典。究畅要妙。是自利也。
究畅要妙:于菩萨法。穷究通畅。得其宗要。知其妙旨。是故名为究畅要妙。名称普至导御十方。是利他也。
无量诸佛。咸共护念。
佛所住者。皆已得住。
大圣所立。而皆己立。(自利)
如来道化。各能宣布。(利他相)
为诸菩萨。而作大师。
以甚深禅慧。开导众生。
通诸法性。达众生相。(利他德)
明了诸国。 (利他)
[疏]第二段中。亦先自利。如来道化各能宣下。其是利他。就自利中。无量诸佛护。
诸佛护念:上德摄下。第入佛境。故为诸佛同共护念。护使离恶。念令增善。念佛所住等。下修上顺。
自利:
佛所住者,皆已得住:证行同佛。佛所住(法)。菩萨同住。亦可诸佛住于如行。菩萨同住。
大圣所立,而皆已立:教行同佛。大圣是佛。法界诸度。是佛所立。菩萨同立。
下利他中。初利他相。通诸法下。明利他德。
利他相中:
如来道化,各能宣布,为诸菩萨,而作大师:(教法利人)。如来道化各能宣布。(说法)同佛。为诸菩萨而作大师。(益人)同佛。现行佛化。故为菩萨而作大师。
以深禅慧开导众生:(证法益物)。以深禅慧。化行同佛。禅止慧观。证行虽众要不出此。开导众人。益人同佛。
下他德中:明具三种自在之行。故能化物。
通诸法性:是智正觉自在行也。谓能通达二谛法性。达众生相众生世间自在行也。
达众生相:众生多死。故曰众生。众法成生。亦名众生。若形若体。种种相状。一切悉知。明了诸国。是器世间自在行也。初句云通。第二言达。第三说明。语左右耳。此三广如他经中说。
(自下第三依前自分广修成德。)于中有四。一摄修方便。二亦无作下。因修成德。三住深定下。重明起修。四超过世间所有已下。重明所成。
初中复四。一修自利。二坏裂下。明其利他。三超越下。复明自利。四善立下。重明利他。初段自利。明修教行。第二利他。教人离过。第三自利。明修证行。第四利他。教令修善。故有四别。
(一、摄修方便)(自利、明教修行)
供养诸佛。化现其身。 (明修福行)
犹如电光。善学无畏之网。(明修智行)
晓了幻化之法。
[疏]初自利中。供养诸佛。化现其身犹如电光。(明修福行。)
供养诸佛:兴福广也。
化身如电:起行疾也。一念之间。化身遍至。
从供养诸佛已善学已下。(明修智行。)
善学无畏之网:修习智方便。又学无畏。于人不怯。
(菩萨的四无所畏 听语音
(二)菩萨的四无所畏︰菩萨具诸智慧,于众中说法,无恐畏之相,故名无所畏。此四种略如下列︰
(1)能持无所畏︰谓菩萨闻持、忆念一切法不忘失,于众中说法时无所怖畏。
(2)知根无所畏︰谓菩萨知一切众生根机之利钝,随其所应说法无所畏。
(3)决疑无所畏︰谓菩萨抉择一切众生疑难,如法应答无所怯惧。
(4)答报无所畏︰谓菩萨对一切所问,如法自在于应答酬报无所怖畏。
大乘义章中的菩萨四无所畏 听语音
另依《大乘义章》卷十一所述,菩萨四无所畏系指︰
(1)总持不忘说法无畏︰相当于能持无所畏。‘总持’有闻持、义持两种。前者能听闻教法,受持名句;后者谓能受持教法之义理。菩萨能以此二种,不忘名义,教化众生,无所怖畏。
(2)尽知法药及知众生根欲性心说法无畏︰相当于知根无所畏。‘法药’有世间、出世间二种。世间法是三界法,出世间法是三乘法。根性亦准于法。菩萨了知此法与根性,教化无畏。
(3)善能问答说法无畏︰相当于答报无所畏。‘问答’分能问与能答二方面。能问谓诘问一切异见,悉加摧破,询问
一切正法,悉无误谬。能答谓对无量众生之一时问难或一一众生之无量诘问,一时悉能酬对。菩萨以此力用,教化度生,无所怖畏。
(4)能断物疑说法无所畏︰相当于决疑无所畏。菩萨长于分别解说,巧开物心,裂断疑网,说法教导,无所怖畏。)
晓了幻化之法:智行成就。又学无畏。于人不怯。晓了幻化。于法能知简邪取正。名为善学。达正过邪。所以无畏。以无畏智统摄诸。法故名为网。亦可学此拟用摄人。故说为网。明见诸法离有无性。犹如幻化非有非无。名为晓了幻化法矣。法若定有。不名幻有。法若定无。不名幻无。无法为有。方名幻有。有法为无。方名幻无。无法为有。有则非有。有法为无。无则非无。幻法如是。故取为喻。化亦如是。经说十喻。具举斯耳。上来自利。是初段竟。
(利他、教人离过)
坏裂魔网。解诸缠缚。
[疏]次约利他。
坏裂魔网:令离邪业。
解诸缠缚:令离烦恼。缠谓十缠。无惭。无愧。睡。悔。悭。嫉。掉。恨。忿。及覆。是其十也。缠众生故。缠缚心故。名之为缠。
(【十缠】 [出翻译名义] 缠者缚也。谓一切众生。被此十法缠缚。不能出离生死之苦。证得涅盘之乐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一、无惭,惭即惭天。谓人于屏处,作诸过恶,不自凄耻也。
二、无愧,愧即愧人。谓于人所见处,为诸过非,不知羞愧也。
三、嫉,嫉者妒也。谓见他人荣富,心生妒忌也。
四、悭,悭者吝也。谓人于世间资财及出世间法财,不肯惠施也。
五、悔,悔者恨也。谓所作之过。蒂芥胸臆,不能自安也。
六、睡眠,睡眠者。谓人昏懵不惺,常乐睡眠,无所省察也。
七、掉举,掉举者,摇动也。谓心念动摇,不能摄伏,于诸禅观,无所成就也。
八、昏沉,昏沉者,昏钝沉坠也。谓神识昏钝,懵然无知,不加精进之功,遂致沉坠苦海也。
九、嗔忿,嗔忿者,恚怒也。谓人于违情之境,不顺己意,便发恚怒,而忘失正念也。
十、覆,覆者藏也。谓隐藏所作过恶,惟恐人知,不能悔过而迁善也。)
缚谓四缚:欲缚。有缚。无明缚。见缚。是其四也。欲界诸结。除无明见。名为欲缚。上二界中。一切烦恼。除无明见。名为有缚。三界无明。名无明缚。三界诸见。名为见缚。缚众生故。系缚心故。名之为缚。亦可一切诸烦恼结。通名缠缚。菩萨教人断离。名解。此两段竟。
(【四缚】 [亦名四结出鞞婆沙论] 缚者束缚也。又连续也。谓众生由欲爱等业束缚。流转生死。连续不断。故名四缚。
一、欲爱身缚
二、嗔恚身缚(欲界众生)
三、戒盗身缚(戒盗亦名戒取)
四、四我见身缚(我见即见取)
一欲爱身缚谓欲界众生。于五欲顺情等境。心生贪爱。起诸惑业。束缚于身。不得解脱。故名欲爱身缚。(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二嗔恚身缚谓欲界众生。于五欲违情等境。心生嗔恚。起诸惑业。束缚于身。不得解脱。故名嗔恚身缚。
三戒盗身缚戒盗亦名戒取。本非是戒。强以为戒。名为戒盗。又取以进行。复名戒取。如外道诸戒是也。由此邪戒。增长惑业。束缚于身。不得解脱。故名戒盗身缚。
四我见身缚我见即见取也。谓于非涅盘法中。妄自分别。以为涅盘。生心取着。名为见取。由此我见。增长惑业。束缚于身。不得解脱。故名我见身缚。(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自利、明修证行)
超越声闻、缘觉之地。
得空无相无愿三昧。
[疏]自下第三重明自利。
超越声闻缘觉之地:所修殊胜。此明所修出声闻名义。
声闻(名义)泛解有三:
一如来所说言教名声。餐声悟解。故曰声闻。
二我众生等。但名无实。故说为声。如地论说。观斯之解。义说为闻。
三佛所说。大乘法音。名之为声。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曰声闻。如法华释。前二小乘。后一大乘。今论小矣。名义如是。
(声闻体相)如何,分别有二:
一声闻声闻。二缘觉声闻。义如上释。其缘觉者。名义有三:
一十二缘法。名之为缘。观此得觉。故名缘觉。如彼十二因缘经说。延伸阅读:《十二因缘经》
二现在世事相因缘。名之为缘。藉斯得悟。故名缘觉。如辟支佛得道经说。《辟支佛得道经》
三如来藏缘起法界。名之为缘。
(术语)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依佛性论如来藏品,藏有三义:(一)所摄之义,真如立于众生之位则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门,为和合门者生一切之染法,为不和合门者,生一切之净法,一切染净之法,皆摄于如来之性,即真如,故云如来藏。易言之则真如摄一切法。如来藏一切法也。楞伽经四曰:“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众生。”胜鬘宝窟下本曰:“一切众生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如所摄故名藏也。则众生为如来所摄也,是如来藏众生。”起信论义记上曰:“如来藏心,含和合不和合二门,以其在于众生位故,若在佛地则无和合义。”(二)隐覆之义,真如在烦恼中时,为烦恼隐覆如来之性德,而不使显现,故名如来藏,是众生之烦恼藏如来也。胜鬘经曰:“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又曰:“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理趣般若经曰:“一切有情皆如来藏。”同述赞下曰:“此真性正实如来藏在缠中名如来藏,一切众生皆有真理故。”胜鬘宝窟下本曰:“如来性住在道前为烦恼隐覆,众生不见,故名为藏,是众生藏如来也。”(三)能摄之义,真如在烦恼中。含摄如来一切果地之功德,故名如来藏。占察经下曰:“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起信论曰:“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述赞下曰:“藏谓库藏,诸佛所有一切功德皆在其中名如来藏,现行功德未能起,故不名法身。”起信论义记下本曰:“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能摄故出生也),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梵Tathagatagarbha。【又】如来所说之一切经藏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其有专心受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正使今身不尽结,后生便得高才智。”)
(一、阿赖耶缘起
由阿赖耶识之种子起现行,现行又熏种子,以现行诸法为缘,生烦恼恶业而招感苦果,三世因果辗转相续,为大乘始教之缘起观;
唯识宗的唯识学说,主张一切万法皆由阿赖耶识缘起。阿赖耶乃梵语音译,意译为“藏”,所藏者“种子”;此微细不可知的藏识,为一切有情之根本所依;而一切千差万别的现象,皆为此藏识所执持做种子所现行,此称“种子生现行”,于此同时,彼种子所现行的万法,又于藏识中新熏其种子,此称“现行熏种子”。如此,故知由本有种子、现行、新熏种子等三法之辗转相生,而有“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关系。赖耶缘起,谓由藏识所执持的本有种子遇缘生起现行,次由所现行的万法新熏种子于藏识中,而后更遇缘,则自种子再生现行,自现行再熏种子,如此经由本有种子、现行、新熏种子三法辗转轮回、互为因果而无穷始终,此即赖耶缘起。
1、种子与现行
唯识宗主张一切万法皆由阿赖耶识缘起。因为它能含藏一切诸法种子,因此可以作为一切有情的根本所依。世间的森罗万象都是由此识所执持的种子所现行。例如青、黄、赤、白的色境,为眼识种子所变现;声境,为耳识种子所变现;香、味、触境,为鼻、舌、身识种子所变现;法境,为意识所变现。至于末那识,其恒缘阿赖耶识的见分,变现实我的影像;阿赖耶识则恒缘根身、器界、种子,变现宇宙万法。由此类推,万有的存在都是八识种子所变现。但是前七识的种子都摄藏在第八阿赖耶识中,第八阿赖耶识则摄藏了一切万有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所以第八识就成了宇宙万有的总根源、总依据。因此,瑜伽行派不说八识缘起,而独称第八阿赖耶识缘起。
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是一种潜在能源,在具体上会萌芽,也会变成现在活动的来源,比方观看物品、耽于思考、哭笑、思想、说话、活动,这一切都归纳为现行。而这些也属于诸识的活动,叫做现行识。当第八阿赖耶识内的种子显现出一切现象时,种子已由潜在状态转化为外在表现,这时种子是因,现行是果。没有种子,就没有现行,这是种子与现行的基本因果关系。这种过程就称为"种子生现行",即是贮存在第八识中的诸种子(业力),经过蕴酿、转变、成熟,最后一遇机缘,即从隐含的潜能产生显明的力量,变现新生命体(有情世间)及其所依的山河大地(器世间)。
种子与现行,除了基本因果关系外,又可互为因果。当前七识的现行变现出各种现象时,就会将印象、痕迹储藏在第八识中,"熏习"已有的种子,产生出新的种子。从善恶行为(现行)化成种子(业力),贮存于阿赖耶识中,这时现行变为原因,种子成了结果,整个过程就称为现行熏种子。阿赖耶识就成了储存业力种子的地方,因此,又叫做藏识或种子识。
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这种互为因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过程,彷佛波涛汹涌的水势,一直往来流动不停,这就构成了阿赖耶识缘起。
2、八识的关系及作用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合称八识。佛教的唯识学,把一心分八识。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但是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分别这是什么,长短美丑黑白等,这时已经是你的意识在起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听见的声音到底是什么器具。一分别,其实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咸酸辣,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同样触本身不能分别接触到的是何种物事。能分别接触到的是何种类物品,那也还是意识在起作用。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有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二、如来藏缘起
如来藏为染净之缘所驱,生种种事物,其染分现六道生死轮回,其净分现四种圣人,为大乘终教之缘起观;
如来藏又名真如缘起。真如缘起,谓众生心识之阿赖耶识虽为发动宇宙一切现象之本源,然溯其根源,则为含藏真如之如来藏心。认为世界万有是宇宙的心(称一如真心,也称心真如)的生起和显现,宣扬三界唯心的观点。
大乘这终教论者认为,众生的心原是离开妄念而有其体的,可谓“真心”。真心是大智慧光明的、遍照世界的、真实识知甚至是具足了超过恒河沙数的不可思议功德的。这个真心就是宇宙的心。
《大乘起信论》的总纲是一心二门说。一心的心是本,是天地之本。一心就是宇宙之心。它是世间和出世间的、物质和精神的一切现象的本质,也是众生本来具有的成佛的主体和依据。一心既是世界的本原,又是包括一切境界的世界的整体。这样,对一心就可以从实体和缘起、静和动两个方面观察、分析、即分为二门——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
(1)心真如门
心真如门,又作真如门。是说心是宇宙一切现象的本体,具有无量的本有的功德,能产生世间和出世间的善因果。
心真如门认为一心之本体为超越迷悟等一切差别之绝对平等之理体,即为不变真如;心生灭门则认为,真如(不生不灭之如来藏心)依无明妄缘而起动之生灭心,产生各种差别现象,即为随缘真如。而此不生不灭之如来藏心起动,称为阿黎耶识;此识与不生灭心、生灭心二者为非一非异,即为不生灭心与生灭心之和合。
(2)心生灭门
心生灭门,指如来藏心之相。具有体(体性)、相(相状)、用(作用)“三大”。又作生灭门。以如来藏心之相而言,彼心随熏起动,形成染净差别,然虽成染净,其性则恒不动。大乘起信论亦谓,据妄摄真,真妄相合,缘集起尽,称为心生灭。)
于中悟迷。故名缘觉。三中前二是其小乘。后一大乘。今论小矣。名义如是。相状如何。分别有二。一缘觉缘觉。二声闻缘觉。缘觉缘觉者。是人本来求缘觉道。常乐观察十二缘法。成缘觉性。于最后身。不值佛世。藉现事缘而得悟道。是故名为缘觉缘觉。声闻缘觉者。是人本来求声闻道。成声闻性。值佛为说四真谛法。得悟初果。以钝根故。不得漏尽。天上人中。七返受生。于最后身。不值佛世。藉现事缘而得悟道。本声闻人。于最后身。藉现事缘而得觉故。说之以为声闻缘觉。此等一切。菩萨悉过。故言超越。得空无相无愿三昧。所得渊深。此明所入。众生及法。悉无自性。故名为空。乃至因缘。相亦不有。说为无相。此离所取。远离妄想能取之心。故名无类。三昧。胡语。此云正定。于此三空正住不乱。故名三昧。就此得名。义有多门。广如别章。此应具论。此三段竟。
(利他、教令修善)
善立方便。显示三乘。(化他)
于此中下。而现灭度。
[疏]第四重明利他。
善立方便:是化他智。方便之义。
泛论方便有四:
一进趣方便。如见道前七方便等。进趣向果。故名方便。
二施造方便。如十波罗蜜中。方便波罗蜜。巧修诸行。故曰方便。
三权巧方便。如二智中。方便智等。权巧摄物。故名方便。
四集成方便。诸法同体。巧相集成。故曰方便。故地论云。此法巧成。名为方便。
又他经中。说六相门。以为方便。此亦是其集成方便。
今此所论,权巧方便,于权巧中,方便有三:
一身业方便。权形异现。如观世音。方便之力。其事云何。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如是一切。
二口业方便。随化众生。种种异说。名为方便。如无二乘。权以说之。如是一切。
三意业方便。谓方便智。随化众生。种种异解。今此所论。是其权中意业方便。善立三业。巧便度物。故曰方便。
显示三下。是化他行。
显示三乘:说三乘因。就大分小。名示三乘。于此中下而现灭度。说小乘果。缘觉名中。声闻名下。于此二中说有涅槃。名现灭度。此等即是(口业方便。)
上来四段。合为第一摄修所行。
自下第二因修成德。于中初明自利功德。宣扬已下。明利他德。初中有四。一所证平等。二具足下。所成众多。三广普下。所证深广。四得佛下。所成殊胜。
(二、因修成德)(自利、所证平等)
亦无所作。亦无所有。
不起不灭。得平等法。
[疏]所证等中。亦无所作。无因可作。亦无所有。无果可有。言不起者。无净可起。言无灭者。无染可灭。此举道理。得平等法。约理辨证。名前无作无所有等。为平等法证会名得。
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
诸根智慧。(所成众多)
[疏]所成多中。具足成就无量总持。得陀罗尼。行德多也。如他经说。百千三昧诸根智慧。余德多也。信进念等。名为诸根。若通论之。一切善法。悉名诸根。如涅槃说。
(五根:信进念定慧)
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所证深广。)
[疏]就明所证深广之中。广普寂定。所证广也。一切法中不起妄想。名广寂定。深入法藏。所证深也。于真法藏能深入矣。
得佛华严三昧。(所成殊胜。)
[疏]所成胜中。得佛如来华严三昧。故德胜也。华严三昧。如华严说。彼一三昧。统摄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上来自利。
宣扬演说一切经典。
[疏]宣畅一切。利他可知。
(三、重明起修)
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起行)
一念之顷。无不周遍。(利他)
济诸剧难。诸闲不闲。
分别显示真实之际。
得诸如来辩才之智。
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疏]第三重明起修。
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佛等:修起自利。
住深定门:起行所依。无心往来。直以三昧法门力起。故须住定。
下明起行:
悉睹现在无量诸佛:摄行宽广。由见多佛。供养生福。受法生智。一念之顷无不周遍。起行速疾。
下明利他:济诸剧难诸闲不闲。扶人离苦。
何谓八难:
难别有八:三涂为三。人中有四。一盲聋喑亚。二世智辨聪。三佛前佛后。四郁单越界(北俱泸州)。天中有一。谓色界中长寿天。此八难中。三涂为剧。菩萨济之。
诸闲不闲:人天苦微。名曰诸闲。菩萨劝化。故曰不闲。
分别显等。授人善法。
分别显示真实之际:证法教人。理性真实。得处名际。授人名示。得诸如来辩才智等。教法利物。得诸如来辩才之智。起说之得谓得如来四无碍智解了诸法。入众言音。起说之解。入谓解也。谓解众生种种言音。用之起说。开化一切。正明起说。
四无碍智, 又名四无碍辩出法界次第,谓菩萨于此四法。智慧明了。
中文名
(四无碍智释义:
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智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智。
二、法无碍智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智。
三、辞无碍智谓菩萨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辩说无滞。故名辞无碍智。
四、乐说无碍智谓菩萨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滞。故名乐说无碍智。
(障碍见闻佛法的‘八难’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又作八难处、八难解法、八无暇、八不闲、八非时、八恶、八不闻时节。据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难经’等载,八难即:(一) 在地狱难,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地狱,长夜冥冥而受苦无间,不得见佛闻法。(二)在饿鬼难,饿鬼有三种:⑴业最重之饿鬼,长劫不闻浆水之名。⑵业次重之饿鬼,唯在人间伺求荡涤脓血粪秽。⑶业轻之饿鬼,时或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受苦无量。(三)在畜生难,畜生种类不一,亦各随因受报,或为人畜养,或居山海等处,常受鞭打杀害,或互相吞啖,受苦无穷。(四)在长寿天难,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而障于见佛闻法。(五)在边地之郁单越难,郁单越,译为胜处,生此处者,其人寿千岁,命无中夭,贪着享乐而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六)盲聋喑哑难,此等人虽生中国(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国一带),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虽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闻法。(七)世智辩聪难,谓虽聪利,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由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见佛闻法。)
(据增一阿含经卷十六载,奉持八关斋法,可对治此八难。另据成实论卷二,则以四轮来对治八难,即:(一)住善处,可生中国。(二)依善人,可生值佛世。(三)自发正愿,可具正见。(四)宿植善根,可诸根完具。[大智度论卷十三、大乘义章卷八、维摩经卷下香积佛品])
(四、重明所成、利自)
超过世间诸所有法。(明成断德。)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明成智德。)
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利他)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疏]第四重明所成。于中初明成就自德。于一切下。成利他德。
自中初言超过世间诸所有法:所成殊胜。心常谛等;所成不动。
又过世间。明成断德:谓过分段变易世间一切法也。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明成智德。谛谓安谛。谓常安住真实无为度世之道。
下利他中。
于一切力物随意自在:成利他德。由成胜通。于一切物变化随意。故能利物。名为自在。
为诸庶等:起利他用。为诸庶类作不请友。化益方便。庶谓凡庶。类谓品类。
不请有二:
一宿无道根。仰感菩萨。名为不请。
二无现乐欲。不知求圣。名为不请。菩萨于此强为作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正明化益。声闻舍物。不将众生以为重担。菩萨荷负。故用众生而为重担。担别有四。如胜鬘说。此第三竟。
(作业: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自下第四依前胜进辨修成德。于中初先辨其所修。一切善本皆度已下。明其所成。
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
常使不绝。兴大悲。愍众生。
演慈辩。授法眼。杜三趣。开善门。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于诸众生。视之若己。
[疏]前所修中。初明自利。二兴大悲下。明修利他就自利中。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明修胜解。如来藏性。是佛如来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现已心。故曰受持。护佛种性常使不绝。明修胜行。法界诸度。是佛种性。护使离障。起善无间。名常不绝。不利他中。先法后喻。法中四句。初兴悲湣。明起悲心。二演慈辨下。明起慈心。依慈心起说。名演慈辨。教法生解。名授法眼。三杜三趣开善门者。显前悲益。杜谓塞也。教人离恶。故杜三趣。教人修福。故开善门。四以不请法施黎庶者。显前慈益。喻中两句。初如孝子爱敬父母。彰前慈厚。于诸众生已下。显上悲深。
上明所修。下明所成。
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疏]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明其所成。度犹到也。涅槃彼岸。行因到之。故因成矣。悉获佛等。明其果成。有福智。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明得如来福德庄严。智慧圣明不可思议者。明得如来智慧庄严。智慧深广情缘莫测。口量不及。名不思议。上来叹德。
如是之等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疏]如是之等不可称计。是第四段彰其数量。此等悉为影响显法。故皆来会。为法心同。故来一时。上来第二辨列徒众。
自下第三如来现相而为起发。阿难启请。于中文六。摄为三对。言文六者。第一如来现相起发。二阿难请问。此为初对。三如来审问汝为自请为受化请。四阿难实答我自请问。此是两对。五如来赞叹敕听许说。六对曰下。阿难奉敕彰己乐闻。此是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