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我容易丢东西了。丢的并不是自己每天都会用的东西,而是储存了一段时间,对自己比较有意义,但是很可能一年半载都不会翻到的东西。
第一件,就是我的旧笔记本电脑,那台电脑陪我度过了整个留学期间,里面储存了我的硕士课件,我的照片以及一些生活轨迹,毕业已经将近六年了,我承认我很少用到这些东西,所以这个电脑就一直被我放在柜子里。我的想法很简单,电脑每年都在折旧,买一个硬盘可能会造成新的花费,我宁肯用旧电脑来保存我的在国外留学的记忆。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我的电脑被翻了出来,被家人用作其他的用途。我当我打开这个电脑,发现所有文件都不存在电脑了,整个电脑被重新格式化了。问家人时,他说,这个电脑不在使用,这不是浪费它的使用价值吗?他帮我把文件存到另一个移动硬盘中,然后把这个电脑挪作其他用途,而当我问他,到底把文件存到哪里时,他却找不到了。就这样,保存我留学时光的记忆的介质,就被亲人收拾没了。
第二件东西是一个笔记本,记录着一些网站的注册信息。我有我有个习惯,好听点的说法就叫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本质上就是自己比较懒。我习惯把每一个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的简略地整理到一个笔记本上,以便在登陆不同的网站是,提醒我用户名和密码。因为现在很多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的命名规则不一样,不可能找到一个一通百用的密码,这样我不怕把它搞混了,每次都要出现重置密码的操作。但自己有一个不太好习惯,每次使用完后,喜欢把它放在电脑边。前一阵子,家里长辈来了,他是一位很勤快、爱干净的人,习惯家里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很少在表面上摆放杂物。来到家里后,老人家白天没有事干,首先就想着帮我把屋子收拾干净,等他走后,屋子是焕然一新呀。但是过几天当我想登陆网站时,就发现我的那个笔记找不到了。
我想这可能是每一个新家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家人帮自己收拾屋子后,自己会忽然“丢了”某些东西。尤其是小夫妻们,彼此之间的很多生活习惯,不能达到足够的默契;不过即使是生活在一起的二三十年的亲人,谁又能肯定彼此之间对事物的分类方法或摆放方式是完全一致的呢?大家的初衷是好的,为了让房间更干净,为了充分利用旧物,每个人都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但是有一句俗话说,只有自己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每个人对事务的重要性判断和兴趣关注点是不同的,你不能指望别人能百分之百地理解你所最关心的、最热爱的,对它达到和你一样珍视的程度。如何保存这些大家不能达到相同价值判断的物品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靠自己,保存在一个不被他人干涉的独立的空间里。所以即使是组成一个家庭,也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