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千万别惹这种人,你不知道他们有多可怕

一个朋友吐槽,自己遇到了一个特别“厉害”的客户,让他很有挫败感。

和客户一顿饭吃下来,谈的话题也只能是聊聊天气,谈谈八卦,却无法像对方一样引经据典,谈论文学,探讨人生,客户的话题我根本接不住。

他说:“这顿饭吃得太累!我除了吃就是笑,感觉自己就是冷场和尬聊的制造者,时不时低头看下手机,以缓解无话可说的尴尬。”

这个客户又是我们的大客户,不能就此放弃。我想起我们公司人力资源总监读书多,再次宴请便请到人力资源总监坐陪。

这时画风完全转变啊!两人那叫一个惺惺相惜,谈历史、聊藏书、侃房价、说经济。每一个话题,他们都谈得极其尽兴。

“在他们面前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大脑无处隐藏,只能傻傻地陪笑倒酒。”

现在深知啥叫“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对于我费尽力气也难以达成的事,在人力资源总监那却云淡风轻地解决了。

一个朋友说:“你的脑子存货太少,就如同工具箱里的工具太少,解决不了复杂问题。”直接说出了扎心的事实。

这让我想起一个场景:

《三国演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三人相谈甚欢,有相见恨晚之感。

关羽引经据典,文采飞扬,而轮到张飞发言时,虽然情感丝毫不逊于关羽,内心也是极其丰富怎奈何词穷,始终一脸呆萌地等关羽说完,然后自己只能说出四个字“俺也一样”。

让人大笑的同时,也难免深思。

一个人容颜可以用化妆品来遮暇,但一个人脑袋空空真是无法隐藏啊。你的一言行一行都在暴露着你的修养与段位。

前段时间,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刷爆网络,女车主全程无废话无脏话,句句说到要点,逻辑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被称为史上最硬核的维权事件。

不读书哪有这样的知识面,逻辑性和表达力,不读书连吵架都吵不赢。

网友们评论:“千万不要惹有文化的人,否则他们会坐在引擎盖上教你怎么做人。”

有时学到的知识就像是武器,关键时刻可以自救。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银行家安迪,一次意外竟被扣上了谋杀的罪名并判无期徒刑。本来平静的生活突然来个晴天霹雳。

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做出一系列令人震惊的事情。

先是无意听到监狱官在讲有关税收的事,于是他主动联系监狱官并帮他节税,省去一大笔钱。不仅获得了监狱官的信任,还成了典狱长的会计,帮助他洗黑钱。

后来在监狱中遇到了“姐妹花”,对方威胁道:“一会我让你含什么你就含什么,如果不听话,我们就将锥子扎进你的耳朵。”

安迪眼神极其坚毅地看着对方回答道:“突如其来的脑部撞击会让受害者的身体产生剧烈反应,通常会把牙关咬得更紧,只有铁棍才能撬开。”

此话一出,这些人不约而同地面露怯色,安迪就此躲过一劫。

当安迪被关禁闭时,朋友们都为他担心,因为在他之前没有人能被关超过一个月,而他被关两个月后,却一脸从容地走出来。

大家都深感意外,问他是怎么扛过来的?

安迪却一脸从容地说了句“莫扎特在我心里。”

正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文化涵养,才能让他含冤服刑20年,靠着一把小锤子,凿穿着了牢房的墙,爬出了监狱,并一举揭发了监狱中的种种丑恶。

这部电影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读书带来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通过大面积广泛阅读,找到自己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以上,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