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兴的住宿形态,民宿业暂未形成规模可观的行业联盟,应对风险的能力弱,在文旅业受到的巨大冲击中,更显示出其脆弱性,成为“重灾区”。
随着防控工作的持续进行,国内疫情形势趋于稳定,景区陆续开放,政府激励政策不断出台,商家也通过直播、预售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民宿市场正在逐渐复苏中。业内人士推测,疫情后会有近五成消费者对旅行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参考2003年非典时期的数据可见,市场需求依然存在,只是被推迟了。民宿行业即使受到重创,也会非常快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游客需求是选择民宿的决定因素。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作为传统住宿业态的新型补充,民宿仍以满足旅游过程中的居住需要为主体功能,因此,民宿的基础设施、卫生、地理位置、价格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游客选择。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是游客权衡传统酒店和民宿的重要原因,除满足居住需求,入住民宿的游客更希望感受到不同于传统酒店的服务。
比如新型房屋泡泡屋,不同的主题颜色,有着不一样的小动物或者Q萌形象,每个馒头屋都是一个独栋小别墅,墙壁与屋顶相融,给居住者新奇的体验之余,也赋予了极大的安全感。
“黑天鹅”降临,引发民宿业进行变革与洗牌,旅游者对于疫情的认知情况和对民宿的新界定,对于民宿从业者至关重要。因此,分析后疫情时代影响游客入住民宿的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发展建议,是旅游学界和行业应予以重视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