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诗人辈出, 大历年间,有所谓的“大历十才子”一说,李益正名列其中。他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他有《塞下曲》一首,其中说到“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借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热情讴歌了边关将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全诗通篇情调激昂,豪迈之情直冲云霄。
“门族清华,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李益进士及第,少年登科,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他的诗每每是墨迹未干,长安的教坊乐工就千方百计地求来,谱上曲子让歌姬吟唱。大历年间的长安城,无人不知李益李十郎的诗名。
说到李益知名度最高的诗句,大概还要数《夜上受降城闻笛》一首,全诗如下:“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首诗在我的印象中是选入中学课本的必背篇目,其作品的水平也可见一斑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才子、诗人,却背负着“负心汉”的骂名,这就不得不提李益和霍小玉的一段爱情悲剧了。
这段故事记录与唐传奇《霍小玉传》中。霍小玉的母亲是霍王爷家的歌妓,因容貌秀美被王爷纳为侍妾,生下一女也就是霍小玉。后来母女二人被赶出府来流落风尘。十六岁的霍小玉明丽可人,通诗文、善歌舞,名动京城。霍小玉十分倾慕李益的才情,想方设法费尽周折终于见到了李益,二人谈论诗文,情投意合,也在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不过可想而知,露水姻缘终究难以长久,李益要回乡探亲,临行之际发下誓言:“明春三月,迎娶佳人,郑县团聚,永不分离。”而后二人挥泪而别。
李益回乡后,父母早已为他另聘了一门亲事,女方是豪门卢氏女,李益不敢违抗父母之命,只得抛弃了霍小玉。后来有江湖义士打抱不平,将李益强行带去见霍小玉,谁料到被辜负了的霍小玉竟然丝毫没有卑微的恳求,而是一语掷地,震惊世俗:“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乃引左手握生臂,掷杯于地,长恸号哭数声而绝。
不得不说,这个女子实在是够专情,够大胆,也够决绝,可以说是敢爱敢恨。哪怕将死之时,还不忘深深怨念,赌咒要自己变为厉鬼,使李益妻妾不得安宁,惩治这个负心之人。果然天理昭彰,李益“至于三娶,率皆如初焉”。
所谓陇西才子李益,心胸能容下大漠边塞,金戈铁马,却做出辜负一个专情女子的事情,实在是为人不齿。
后来的李十郎,也许是真的认清了当初自己的懦弱和负心,提笔写下了写下了“自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的句子来忏悔、悼念自己失去的感情,称得上是情真意切,让人动容,却再也找不回来自己失去的爱情,也再弥补不了那支离破碎的悲剧了。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看客,也都是戏子,而今看戏的我们,也需时时警醒,不要做了另一部悲剧的主角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