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回想一下你和你父母之间最印象深刻的一个物品是什么?有男生也许会回答,是篮球,是汽车小玩具,是玩具枪等等。有女生也许会回答,是芭比娃娃,是八音盒,是钢琴……这个回答也许有千千万万,但是属于你和你父母之间最亲密也是最弥足珍贵的,是你们之前一起走过的美好的回忆。他们在你孩童时代留下的记忆,这一生都会陪伴着你,无论好坏。
其实《大提琴之树》讲的也不过是一个父与子之间简简单单的故事,作者却以一种唯美清新的绘画书图文并茂描述了这个故事。无论是文字还是配图,每一页我都爱极了。
大提琴里熟睡的小孩子,放佛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童年。这是一个初生婴儿,代表了一个美好事物的诞生。这个小孩子,从小就和爷爷生活,带他去森林里,接触美丽的大自然,不过爷爷很早就过世了。而他的父亲,是一位提琴手工艺人,很少说话。在爷爷过世后会带着他去听大提琴家的音乐,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耳濡目染,他爱上了音乐,爱上了拉大提琴。
文中反反复复描述森林里的欢乐:大提琴家的演奏,像掠过森林的风,像流淌的水,像祈祷……音乐超越了时间,把大家连在了一起。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人在遇到与回忆相关联的事物时,会触景生情。是啊,小孩子在回忆他和爷爷之间在森林里度过的快乐时光啊,那是属于他和爷爷之间岁月静好的童年啊。他的爷爷,带着他走过的每一条曲曲折折的山路之后的柳暗花明,趟过的每一条清凉小溪时的喜悦,告诉他每一朵含苞待放花儿的期盼,分享每一棵小树成长为参天大树时的骄傲……从清晨到黄昏,从山间到书房,一幕幕都是珍贵的回忆。
爷爷的离世,让他的内心也因此变得灰暗。那个森林从夏天经过繁华的秋叶落尽,开始下雪了,他独自一个人去了森林找到一棵被伐掉的木桩,就像他的世界一样,下雪了。雪下得那么深,下得那么认真。没有爷爷的爱,没有了爷爷,他太累了,累得趴着木桩上睡着了。
当父亲找到他时,紧紧抱住了儿子。之后开始关心孩子,并为孩子制作了属于儿子的大提琴,此时一家人在晴天万里无云的日子里,一起晒提琴。风吹起了从前,也带来了父母亲的关怀……
无疑,父亲对于他的关怀,给他的人生道路带来了阳光,希望和梦想。在父亲的臂弯里学着拉提琴,在父亲的陪伴下,他慢慢成长。我想,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伴吧,看到最后一副插图,被这个简单的小故事感动到了。孩子们真正缺的是正确的教导和陪伴啊!
书中最后的描述长大后的他是:后来,我一直都在大提琴。爷爷走了,父亲也走了,连曾经的大提琴演奏家也走了。为什么“我”还要一直拉大提琴?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传承和发扬吧。拉大提琴不仅仅让他回忆了美好的过去,也用音乐将他的快乐传递下去。
“我没有成为演奏家,也没有成为手工艺人。我选择了教孩子们拉大提琴的道路。”这是他选择的道路,并且义无反顾坚持了下去。没有像狗血剧那样成为演奏家,也没有成为父亲那样的手工艺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啊。就像我们大部分平凡人,不可能每个人努力了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我们只是平平凡凡的人,热爱自己所喜欢的,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也何尝不是一种人生?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父母的教育和行为影响有时候真的足以影响孩子的三观和性格。
我想这绘本不仅仅赞扬了父爱,更多的是向人们传递一种正确的教育观念吧。作为父母,在忙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懂得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给与他更多的陪伴和鼓励。
最后引用我比较欣赏的一段话,出自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