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之二——黄公望

天地间吹过一阵东南风,吹开了富春江畔氤氲弥漫的水气,露出一位伟大画家的身影。

第二个出场的风流人物是黄公望,这位仙风道骨的大画家从他隐居地富春江北大岭山向我们走来。

黄公望(1269-1354年),本名陆坚,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元代画家。由于成名时已是全真道士,浪迹江湖,所以即使是同时代的人,也没有讲得清他的籍贯和逝世时间、地点。

关于他的籍贯,起码出现七个版本,分别有杭州、松江、常熟、富阳、衢州、徽州和永嘉。总之,成为画界“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盛名之下,想沾他的光的地方很多,名人是块招牌,是道“菜”,谁不想借他人杰地灵?就好比近些年,广西桂林、罗城、宜州三地争刘三姐,河北的清河和山东的清河争潘金莲,山东的临清市、阳谷县和安徽黄山争西门庆,广西的容县、河南灵宝、山西永济、陕西华阴、四川成都五地争杨玉环。当时的情况估计和现在有点相似,也讲究名人效应,靠名人的名气来吃名人。

也有说他本姓陆,幼年父母双亡,族人将其过继给永嘉(现在浙江温州)姓黄的人家为子,因此改姓黄。然而,元明间的多数著作又没有陆氏之说。

这个做过道士,别号大痴道人的大画家的身世扑烁迷离。道士、和尚这些方外之人,过的是云游四海、闲云野鹤的生活,生卒和生平事迹本来就神秘到难以考证,也难怪后人添枝加叶了。

01 悲催的仕途

黄公望五十岁以前还是个规矩的读书人,同时也是那个年代的失败者。天资孤高,少有大志的他,从小狠读四书五经,考科举,一心想着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但命运总跟他闹着玩似的,一点也不正经,他到了四十五岁,才在当官朋友的推荐下到浙西廉访司当了一名文员。后来进京在都察院(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监察委或最高检)当属员。

这个倒霉蛋虽然从小被视为神童,喜欢研究儒释道三教,但是运气却差到放屁都砸脚根,作为南人的他,得不到蒙古族统治阶级青睐和信任也就罢了,一个小吏没做几天,上司张闾因贪污舞弊掠夺田产逼死了九条人命,朝廷抓了张闾,他也被当作“泥”,连着萝卜被“带”了出来,因此蒙冤入狱。

坐牢的几年,黄公望没闲着,他在忙着褪变。他把牢房当成了茧,他在茧里思考最多的是为什么会这样?以后又该往哪儿走?

政治上“被污点”了,“被前科”了,估计出来后不被搞个永不叙用就万幸了,想被重用,大有作为,实现自己经世治用之志,还是洗洗睡了吧!那白日梦不是他一个犯人该做的。

做官无望,发财无缘,一心像飞蛾扑火一样冲动地赶科场,到头来被诬入狱,差点小命也玩没了。冤得他无处申诉。罢了,罢了。

以后的路在何方?奔五的人,在当时已是多数人的人生暮年了,自己剩下的是不是除了等待死亡就是剩下死亡呢?该为自己算一卦了。

02 知命君子

黄公望出狱后,有一天,他正在家里写字,他一个做官的朋友来安慰他,同时也想给他找份差事让他糊口。看望从笼子里岀来的朋友,最难的是如何开口说话。这个朋友想了蛮久,对他说:去我府上做个文书吧!

黄公望把笔一放,说了句:做官,不去了,不去了,你赶紧回吧,我也要出门了。

官场的朋友问:你要去哪里?

黄公望答:当道士。

黄公望门也不锁,拂身而去,从此浪迹天涯。

从此,黄公望破茧成蝶,脱胎换骨了,他认识了自我,真正成熟了。

不知道是做官的朋友刺激了他(刚从笼子里出来,这朋友又约去当官,难道我黄某人就这么不长记性么?),还是他为自己算命之后的决定,反正他不跟官场玩了,不跟无聊的人和无聊的俗事玩了。

黄公望去拜全真道士金月岩为师,弃人间事,易性名为苦行,号净墅,又号大痴,正式加入全真道。这条道他走得比较平顺,不久住持了万寿宫,提点开元宫,往来于杭州、松江等地,同时以帮人算命卜卦为生。他在苏州天德桥开设三教堂,完全秉承王重阳的传教宗旨,在自身修炼之余著书立说,指点后学,授徒传道,积极促进全真教在江南的传播。

黄公望可以凭借卖卜为生,他是知命的。古人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他的命里应该有华盖星,而且他对命理和卜卦有一定的造诣。命里有华盖星之人但凡遇到祸事官非,被缠得不可开交了,只要皈依了佛教或道教,一切都会遇难呈祥。从知命这点看,黄公望可以称为君子。

03 神仙气质

古代的道士、和尚,很多都旁晓诸艺,要么会诗书画、要么会炼丹、会风水、会医药、会相术,会卜卦,很少有只会念经和修行而已的。

黄公望幼年就有神童的天资,自然也是个才子,想学书学画打发做道士的寂寞时光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黄公望是个执行力极强的人,想当道士,家门未掩就背手而去,想学画画,想到了就立马去学。他不像现在有些人,计划都唱了好几年了,也未见一步实际行动。 他来到弃官隐居在浙江余杭黄鹤山的大画家王蒙那里,想拜师学画。王蒙是大书法家大画家赵孟頫的外甥,一看到黄公望这个半百老头, 就摆手说:你都五十了,还学什么呢?太晚了,回去吧!

王蒙在黄公望走后估计嘀咕:六十岁学唢呐,会吹也吹不了几年了。早干嘛去了。想学来早点啊!

王蒙拒绝招生后,黄公望并不在意,你不收我,我不会自学吗?他闷头就学,先拜古代和当代的名家的画为师,也趋向时尚,他在纸上默默出发了。他向赵孟頫、董源、巨然、荊浩、关仝、李成等画家学习,临摹这些名家的技法。博采众长之后,他开始向大自然学习。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

黄公望每天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盯着对面的山看,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眼都不眨。悟性极高的他, 几个月后,画画大有长进。

王蒙对黄公望这个画呆子有点不解,好几次偷偷跟着他身后去看。每次都看到黄公望坐在大石头上纹丝不动,像个死人。

这个人太反常了,他要搞什么鬼?王蒙看不下去了, 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你每天都坐在大石头上,干什么呢?”

黄公望说:我在看山看水啊,观察莺飞草长,江流潺潺,渔人晚归。我在看对面的江山在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啊!

王蒙说了句:那你继续看吧!

黄公望痴迷山水的程度,据见过他那呆样的人描述:“尝于月夜棹孤舟,出西门,循山而行,山尽抵湖桥,以长绳系酒瓶于船尾,返舟行于齐女墓下,率绳取瓶,绳断,抚掌大笑,声震山谷,人望之以为神仙云。”当时很多人认为他是黄石公。

李日华也曾记载:“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莫测其所为,又每往泖中通海处,看激流轰浪,曾风雨骤至,水怪悲诧,亦不顾。”

这些文字都在强化了黄公望为人为艺都带有的神仙气质。

04 静下心来

佛家说:空生静、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从容则无所不至,无所不能。

黄公望参加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后,更加看破红尘,把心里的杂念俗念倒得干干净净。心里空了,心也静了,心静了人也心定了,从容至此生心间。真正到了“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的境界的他,发现慧从心生,以前心有挂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被功名遮住了慧眼,不发现山水的美感。如今学画了,一切可以入画的东西都变得美好而亲切起来。一个成器的画家,本来就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记录下美的双手。

黄公望从此对江河山川发生了兴趣。为了领略山川的情韵,他居常熟虞山时,经常观察虞山的朝暮变化,得之于心,运之于笔;居松江时,观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时终日在山中静坐,废寢忘食;居富春江时,身上总是带着画具,见到美景,马上就写生。黄公望走遍山川,游历大江,走哪看哪,极度专注,没有人知道他去过哪里,好像他的行踪是一个永恒的谜。他的一些山水画素材,就来自于这些山林胜处。他把他的行踪化为了一幅幅纸上胜景。他的安静是可怕的,安静下来的他,整个世界好像都是和他无关的,他的世界里,只有眼前景,手中笔,胸中意。

自由作家牛皮明明在《人生若觉无作为,我推荐你读读黄公望》一文中写道:“元朝至正七年,这一年黄公望整整79岁。 那是一个秋天,落叶缤纷。黄公望和师弟无用,从松江游历到浙江富阳。 只见富春江面,江面如练、渔歌唱晚,他跟无用说:我不走了,我留下来画画。 无用说:你自己留下来,没有人照顾你怎么办? 黄公望一个人坐下,气定闲神。不管无用师弟如何劝他,他也纹丝不动。 无用师弟只好一个人独自云游去了。

“79岁的黄公望在富阳住下,每天都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到富春江边看山看水。 一天中午,黄公望来到城东面的鹳山矶头,坐在富春江边的礁石上,拿出纸笔,对着江岸开始作画。突然背后有人一把将他推入江中。 推他的人是黄公望以前的上司张闾的外甥汪其达。 当年黄公望在监狱里供出了张闾的罪行,汪其达怀恨在心,这恨一装心里便是30年。查到黄公望的行踪后,就偷偷下了毒手,要致黄公望于死地。 黄公望掉进江里,差点没命,这时正好有一个樵夫路过,扔了担子跳入江中,把黄公望救了起来。 樵夫古道热肠,跟他说:既然有人要害你,你这么大年龄了,又不能自保,我家住在江边的山上,你住我家吧。 黄公望步履蹒跚,跟着樵夫踏上了沿江而下的驿道,走了不到十里路,来到一个叫庙山坞的山沟里。当登上一道山梁,眼前出现了一片凸起的平地,零星住着七八户人家。 此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酷似一只淘米的竹编筲箕。黄公望举目四望,此处山峦起伏,林木葱笼,江水如练。整个富春江尽收眼底,景致奇美!  这个地方叫筲箕泉,黄公望就此住下,一住就是四年。

“这四年里,天一亮,黄公望就戴着竹笠,穿着芒鞋出门,沿江走数十里,风雨无阻。 遇到好景就停下来画,心随念走,身随缘走,在他删繁就简的人生里,所到之处皆为风景。 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黄公望就是这样的人,他只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关心、倾注的1%的美好事物上。 周围的人看着黄公望都说:这个老人,都快死的年纪了。每天还活得匆匆忙忙,何必呢? 而对于黄公望来说,死是一件并不着急的事,他每天快要忙死了,忙着做自己该做的事。总是有画不完的画,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景。 他是真忙,忙死了! 除了画画,黄公望常常接济村里人。 有一次,他拿出一幅画,落款‘大痴道人’,让樵夫带到城里去卖,并嘱咐:没有十两银子不要出手。 樵夫一听,这张皱巴巴的纸要卖十两银子,觉得这老人准是想钱想疯了。当他来到集市,铺开那张纸。立马有买家过来,掏出十两银子,买了就走。 樵夫很吃惊,自己就是砍一年的柴,也挣不到十两银子啊。 这以后,黄公望每两三个月就让樵夫去卖一幅,卖画所得全部接济村民。这个村被黄公望的画生生包养成了小康之村。”

一个人静下心来,世界才安静,世界安静了,心才能转物,你想要的东西,才会不请自来。

05 辉煌之绩

黄公望79岁那年,开始正式画《富春山居图》,时断时续,前后历经三四年的经营,始告完成。 此图描绘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坡陀起伏,平岗连绵,林峦深秀,笔墨纷披,江水如镜,境界开阔,苍茫简远,整个画面,似融有一种仙风道骨之神韵。足以代表他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

黄公望在这副画中讲述一条河流的一生,讲述时代和人类的悲喜。 对于别人来说,画如此大画,本来就是艰难的,更何况是一个80岁耄耋老人呢。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用了四年,和河流真正的对话。对话中,可以说富春江读懂了黄公望,黄公望也读懂了富春江。

  《富春山居图》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已被烧成两段,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称《无用师卷》,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看来蒋介石先生也识货,没闹乾隆皇帝花两千两银子买了伪作,还一生为之倾倒的笑话)。

也正因为《富春山居图》,使黄公望在元代画史上,被推到了“元四家”之冠,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他创造的“浅绛山水”、水墨和以草籀笔意入画法,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他的自学能力太强了,艺术造诣远超不愿收他为徒的王蒙,实现了成功逆袭,青出于蓝。

关于画画,他除了有传世的实践作品《富春山居图》《富春大岭图》《溪山雨意图》《快雪时睛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九珠峰翠图》《水阁清幽图》《洞庭奇峰图》等名作外,还写了本画画的理论著作《写山水诀》,系统阐述了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

在黄公望看来,人在山水之中,不需要被别人看到,领悟与回顾,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600多年前,80岁的黄公望用了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完成自我。 和我们普通人相比,黄公望也许是苦闷的,没有灯红酒绿,也没有推杯换盏的声色犬马,而人的生命中最承受不起的不是劳苦、不是疲惫,而是轻浮,轻浮得没有生命的重量、没有生命的价值。 黄公望也是幸福的,在这副“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画里,他找到了整个世界。

现实生活里,我们常常听别人说自己年龄大了,无法前行。 其实真正牵绊自己前行的原因不是年龄大了,而是懒惰和怀疑。真正要出发的人,随时出发,便会海阔天空。 作家三毛说:“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你一直在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做你想做的事,然后又一直在犹豫中虚度时光。 试想一下,当我们在80岁的时候,还有没有勇气为自己准备新的追求,还有没有勇气做选择,还能不能真的坚持做一件“不死不休”的事儿?

06  一生圆满

当黄公望将《富川山居图》画完,他长舒一口气,重重将笔扔入江中,长吁这一生,我完成了。 这些年,他的师弟无用到处找他,公元1353年,无用师弟终跟随着卖画的樵夫找到了黄公望。 当看到巧夺天工的《富春山居图》时,无用师弟热泪纵横。 而喜极而泣的黄公望则不发一言,悄然在画卷题字,举手将自己用了全部生命完成的《富春山居图》,赠予无用师弟。 四年的呕心沥血,黄公望毫不在意,与其获取浮名,不如一场君子之交。 与现在的人相比,黄公望才是真的洒脱,也是真的旷达,他像是一个种花的人,种下、施肥、然后用数年之久等待花开,花开一瞬,他却将花摘下,举手赠予他人。

真正的旷达就是享受追求的过程,而从不在意结果的得失。

真正的洒脱是广厦万间,我夜眠不过七尺,良田千顷,我日食不过三餐。我想要的很少,心满意足,这就足够了。 一年后,黄公望长笑而逝。至今依然可以想到,600多年前,一位元朝的老人离世,在离世时,脸上一定无比安详,面带微笑。 他的一生毫无遗憾地走了!

黄公望离世之后,《富春山居图》这副名画的经历更加离奇。 明朝的某年某月,这幅画到了江南四大才子沈周手里,沈周视为珍宝。可在一个深夜,画作竟不翼而飞,然后就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了。

又过了一百五十年,顺治七年(1650年),《富春山居图》突然出现在著名收藏家吴洪裕手上,在他收藏上万件藏品中,唯独只爱《富春山居图》。把画看得比命还重。

病逝之前,奄奄一息的吴洪裕躺在床上,吃力地向家人吐出一个字: “烧!” 家人看着吴洪裕最后一口气都咽不下去,只好当他的面开始烧《富春山居图》,就在画投入火盆的时候,侄子吴静庵赶到,一把画将画从火盆中拽了出来。 可惜这幅画已被烧成两截,前半截,称之为《剩山图》,后半截称之为《无用师卷》。

两幅画辗转多位藏家手中,岁月沉浮,在民间若隐若现。 1938年,《剩山图》进入浙江博物馆,1948年,《无用师卷》辗转到达台湾。从此《富春山居图》前后两截分隔两地。 2011年6月1日,距离吴洪裕烧画那一年,整整过去了361年。 《富春山居图》的两截,《无用师卷》和《剩山图》才在分别之后,正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重新遇见。两岸的文化人说这叫: “山水合璧”!

07 百代之师

南宋山水画之变,始于赵孟頫成于黄公望,遂为百代之师。在元代,黄公望的画名很高,当时著名文人集中常提到他的画。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

黄公望在创作风格上主张学习前人,并提出见到好山好水就随时写生,不被动绘画创作。他“为艺术而艺术”的迷狂心态,值得后人学习。

生活有两条路,一条是社会要求我们走的,一条是我们自己想走的,你只有坚定内心的选择,并奔赴向前,才能活出真正的那个自己。

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听从心声,追寻所爱,欣然向前。

600多年后,后人为了发扬黄公望精神,在黄公望隐居地搞起了黄公望风情小镇、黄公望纪念馆、黄公望结庐处。那片山水,也被冠以黄公望森林公园。人们在挖掘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深刻文化内涵。

黄公望隐居地是个仙境,前有富春江,后有竹海。空气清新,山泉清澈,景色震撼,安静得几乎无杂音。

一个死后引无数人拜他为师,作品被赞为“圣而神矣”!隐居地被后人保护起来。一个人能影响后人600多年,并且还将深远地影响下去。

黄公望用他的洒脱、痴迷、坚定、平静成就了自己的不朽传奇!


(本文部分引用作家牛皮明明的《人生若觉无作为,我推荐你读读黄公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9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5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8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6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0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98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3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17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77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4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8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99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2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3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74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9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