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如雷贯耳,但对我来说比较陌生。
第一次听说杰克 凯鲁亚克写的《在路上》是高考前一个月,理重的一个孩子跟我谈《道德经》,之后说前一段时间看完了这本书,觉得挺黄跟荒诞,跟原来想象的文学名著不一样。
可能是他的谈话给我留下了刻板印象吧,两年多了,一直没有看,去年年初的时候顾彬跟我们谈“路”的问题,他说我们都“在路上”,看这本书的想法种在了我的心里,但一直觉得不是时候。
读完《理想国》后觉得有点疲,看不进去书,刷书回血,《学习之道》的作者在书里说自己最喜欢的作者是凯鲁亚克,那时是个夜晚,坐在知行书院的水潭边,莫名的觉得
“对,就是这个时候。”
这本书里充满了青春期独有的狂乱和迷惑,浸染着酒精和荷尔蒙,间断夹杂着敏感的,对生命的思考。
按理说这本书描写的内容离我很远,跟贯行儒家伦理的我应该是格格不入。
但我能够理解这本书,就像在看自己曾经的日记,书里对别人来说的荒诞的情节,曾经就是我的生活。
我在初中,青春期时在一所城乡接合的初中呆过一年,那段时间说不上毁,也说不上苦难磨练,只是造成了现在的我。
那时我的未来有很多条路,我不知道该走哪一条。
身边的孩子痴迷小说跟《一起来看流星雨》,想在初中谈恋爱之后去南方打工,我什么也不懂,也很想打工,南方、打工对我,就像丹佛和大西部对索尔一样,有莫名强烈的吸引力。
我当时一无所知,只想随波逐流,做一只不系之舟,追求索尔在西部,搭车到丹佛,一辆一辆换车的那种不安定,遇到不同的人,贪婪的吞噬不同的面孔带来的新鲜感,在一片狼狈中把青春像水一样任意泼洒,成为落汤鸡后打着冷颤凝望天空的星星。
“鬼知道走那条路的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那段时间又打架,父母来到学校,父亲对我的未来很担心,想让我从军,让军队这个大学校保护我不走歪,当几年兵后考军官,转业后到地方任职。
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我呢?
一是认识了来中国旅游的克里斯,他是个富有、文雅、自律的嬉皮士,德国人,少年时做歌手游德国,环游完毕后上大学,大学毕业来中国一边旅游一边学中文,靠教英语赚钱,工作起来一丝不苟,课间拿着一元硬币拨他的吉他。
他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准确的来说是给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人生可以有很多种活法。
你可以问自己:“你要什么?”
另一个原因是对书籍,或者说是对学问、文化莫名的感觉。
我没有爷爷奶奶,小的时候父亲常年出差,母亲每天白天都要出去,怕我出事,每次出去都停电,反锁房间,我在家里反复读《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腻了就翻字典。
在我面临选择时,我攥着手里的书卷莫名的害怕,我不知道我将来会怎样,但我不想放下它。
我扳了自己人生火车的道岔,选择上学,读书,六年,回忆起来好似弹指一挥间,没人想到我会是现在这样。
我得到了自己努力的回报,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也有留憾,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对学习的热爱,也感染了虚荣。
晚上读到50%时,我出知行,在路上大喊大叫
“喂! 六年过去了! 我还在路上! 你过去的选择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