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8+Alex】 【李叫兽】如何识别人群中的理智人

现在已是信息泛滥的年代,那些看似有道理,但是却蛊惑人心的思维越来越多,心灵鸡汤也在充斥着 我们的朋友圈。那么该如何分辨这些信息并且做出决策?独立思考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

经常我们能碰见朋友圈或者QQ群里,出现什么“今天是菩萨转世第几个轮回,转发该信息能保全家平安”,“日本竟然欺骗了国人数十年,不转不是中国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时候,如果你站出来质疑时,就会遭到这种人的反驳:

“你也太理性了吧?我与你不同,我比较感性。”

“你可能有点小聪明,但是情商不够。”

发出这种质疑声音的人,我们都归结为理智人。

那么,该如何定义这个“理智”。

首先,理智不代表高智商,也不是缺乏情感。理智能力就是你违背天生直觉,转而相信证据判断的能力。

比如以前信奉的地心说,其实从人类的感知上讲,的确觉得太阳是在围绕地球在动。所以要做到理智,就必须克服天生的直觉,这着实很难做到。但仍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承认情绪的影响

买过股票的人或许都有以下的心理活动:

当看见自己持仓的股票在下跌时,会有种赌气的想法:“我就不信你能跌到那个点位,现在搏一把,很可能来个深V反弹”,结果股价确实一低再低,回本遥遥无期。地狱都有十八层,何况是股价,,

事后你也许会后悔自己的选择,但在购买的那一刹那,你的大脑确实在受到你的情绪、或者是一些无意识因素的影响,但我们却无法觉察。并且认为所有的东西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的直觉永远是对的(即使出现了相反的证据)。

而理智人却承认自己思维的局限,能够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直觉。毕竟比起证据,直觉的力量太强大了。毕竟“承认天生的直觉缺陷,并且用证据来校准直觉”简直太难了。

2、控制无关的影响来源

知乎上的一个问题:

“别人轻松通过关系获得成功,我的努力有什么用呢?”

乍一看,好像挺有道理,但这个问题只是简单的把对象化为“别人”和“我”,竞争关系变得简单的二元关系。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更多地是应该来自于和自己过往成绩的纵向比较。而自始至终,题主都受到了一个“不能选择的选项”的影响,就是“别人通过关系获得成功”,而实际上这与这个决定是无关的。

3、识别现状背后的合理性

这里谈到更多的是关于习俗。

比如闹洞房的习俗在农村地区依旧流行,但很明显这是严重侵犯了个人的隐私甚至有侮辱人格的嫌疑,可为啥依旧有不少人乐此不疲,就是打着这是传统习俗的旗号,仿佛就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给洗白。

这就是非理智人和理智人的区别,非理智人从来不去探讨事物存在的合理性, 他们认为既然存在就是合理的, 一个事物之所以这样, 是因为本来就是这样的, 没有为什么。

4、不要只有直觉就做解决方案

比如,我们该如何保障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

直觉告诉我们,可以提高最低的法定工资,从而提高家庭的收入水平。

若政府执行该法律,则带来另一个问题:

雇主可能因为最低工资的实施,带来他们企业劳动成本的上涨,可能会迫使他进行裁员,或者是用更低的工资雇佣实习生或者是学生来做事情。实际上带来的效果却是:

低收入家庭可能面临失业下岗的沉重打击!

诚然,违背直觉做事情的的确确困难重重,某种程度让我们生活中少了一些快乐的因子。但是,在做重大决策时我们还是要时刻保持理智的心态,这样才能让我们在一些琐屑的事情上变得随性一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人,他们不从大众,他们有自己想法,能够从一个比较混沌的场景中抽身出来。他们就是理智人。 看李叫兽这...
    lvylh阅读 3,584评论 0 0
  • 剧情节简单,人物关系简单,不算校园爱情代表性,仅靠兄妹相爱这点不符道德的行为牵出矛盾,又因是青春校园爱情显得并未很...
    岑子辛阅读 4,276评论 0 0
  • 提问,是沟通界的C2B,精确地提问,是建立在层层递进的七个问题抽屉之上 一,继续/中止性问题。我们是不是需要讨论这...
    BarryZhang阅读 4,0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