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强调: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可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因此,只有树立纵深而广阔的大历史观,才能汲取百年伟大历程中的丰厚营养,做好文化薪火的传承者。
大历史观是一种认识方法。将以往历史的内在逻辑和现在作比较,再用所发生的历史与未来做比较,从而对未来社会的走向做出一定预测的历史观。这不仅能反映中华民族千年巨变的历史长时段,还把握世界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的宽视野。
树立历史观,才能更好地挖掘历史长河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一方面,从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源头出发,祖先从蒙昧中觉醒,在认识世界的征途上一往直前,不断变革和开放,形成华夏文明。另一方面,从把握世界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的宽视野出发,世界变局的趋向呈现多样性,其他国家不断地在“破”与“立”的动态转换。这些随着历史长河流淌至今的宝贵财富,都需要树立历史观,一一探索。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路,坚持不忘初心,一直自觉地从中汲取可供新征程借鉴的核心文化基因和国家治理经验,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作出一系列科学论断、重大决策、战略部署。这些都需要用大历史观来系统学习挖掘历史长河的宝贵财富,才能深入把握党一步步创造辉煌的规律所在。
树立历史观,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处的时代。拥有历史观,才能跳出时代的框架看本时代,用历史的眼光和哲学辩证的方法理性看待遇到的各种事件。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发展史约经历了300万年,中华文明可考可证的历史约为4100年。而中国古代史中存在最长的周朝也才近800年历史,都能体现到人类发展史的浩瀚与伟大,也体现我们百年大党正青春。近代以来,我们党掌握历史主动,放大干事创业的格局境界,获取了“时代”的破译密码,顺应世界发展的大势,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在了时代前列,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罕见的奇迹。而把这经历的百年时代当做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小段,时代大潮中的一个片段,树立纵深历史观思考问题,才能更加坚定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理解所处的时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树立历史观,才能更好地做出合理的研判。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对历史所内蕴的重要意义予以深刻阐释。大至国家、小至个人,都能体现历史观的存在。比如说关于放开三胎鼓励生育政策。在我国首次面临老龄化问题并实施放开三胎鼓励生育的政策之前,其实在中华民族千年长河中,早已存在过类似政策。在唐太宗时期,由于隋末唐初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唐太宗曾下令释放皇宫三千宫女,鼓励嫁娶;而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早在19世纪,法国、瑞典等国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鼓励生育政策就已有借鉴。而从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来看,逛购物平台参考买家评价、旅游参考旅游攻略、找美食总是上网搜一搜等行为都能体现历史观。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成为观察当代世界的重要工具,树立历史观不仅延伸了时间的长度把历史、现实、未来逻辑地融贯为一体,而且扩展了空间的广度把民族、国家、世界关联起来,实现了对历史的多向度解读,更好地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研判。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走在新时代,我们更应以当下为中心,继承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品味历史,牢记历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自觉以民族精神、价值理念指导实践、融入作为,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