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飞翔】❤爱的最高境界不是给予,而是引路…… (2017-08-01)

张文质


今天,著名教育学者,家庭研究教育专家张文质来到爱飞翔的课堂,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又令人深思的一课《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第一定律》。

张老师分享了他在火车上遇到的故事: 一位妈妈在火车上批评了他儿子20多次,还说若是孩子再不听话,就买三年级的书,这些天让他在宾馆里全部学完……

毋庸置疑,天底下所有的妈妈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而这种“爱”,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吗?

而那位妈妈,是否也像照镜子一样,照见了我们自己平时的一些行为模式?

都说孩子生来就有翅膀,那为什么又会有那么多的折翼天使?问题究竟出在了哪儿?

折翼天使


孩子很贪玩,不好好学习,不努力用功。看看触动到了你以下哪一个模式和伤口?

我不够好,所以我的孩子要足够好。(自我价值感)

孩子不用功,将来前途堪忧。(你自己对未来的恐惧)

孩子贪玩,我看不顺眼,想发火。(因为你的内在小孩也很想这样,但苦于没有机会)

……

自主学习


看到了吗?孩子行为有偏差,问题永远是在父母和整个家庭的氛围上。孩子是我们的镜子,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其实是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投射,我们希望孩子以我们的标准来过生活,所以一路走来,我们不停地在犯错误。

孩子天生是最敏感的小雷达,父母表面上再怎么说,怎么做,都不如他们在能量层面、心里层面感受到的东西来得有说服力。其实一切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事有不成,反求诸己。我们应该把向外的投射和目光收回来。

孩子是我们的天使,是来帮助我们疗愈自己的伤口的。和我们有亲密关系的人,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因为他们总是把我们带到,我们不想面对的真相面前,无处遁形。

希望我们有足够的人生智慧,看到自己的人生功课,并且愿意谦卑地去学习。

不要急着去修正自己,要有勇气去看见自己的真相,并且拥抱它。

诗和远方

当看到孩子在玩儿,不好好学习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升起一个念头:“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不知道怎么管教他,我不是个好母亲。”

再次看到这些想法时,告诉自己这些想法只是我们脑海中的过客,跟它们说声:“我看到你了,谢谢你的分享”,然后回到当下,回到我们自己该做的事情上面。我们也可以轻声地提醒孩子该念书了,也可以允许他再多玩一会儿。那么无论他的选择是什么,由于他不是处于恐惧和责难,所以孩子听从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时时关注自己内在的想法,如果看到自己限制性的人生模式或信念浮上来的时候,要为它照相留念。也就是说,在心里为它作一个标记,说:“我看到你了,谢谢你的分享。”但愿从此我们不会再受到它无意识地掌控和限制,进而影响我们的言行。

教育孩子是一张单程车票,没有回头路可走。一个火花可以点燃一个生命的发动机,一盏灯可以照亮一个困顿的心灵,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爱的最高境界不是给予,而是引路……

引  路


张老师说: 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生命教育,孩子身心健康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就;孩子自食其力才是父母最大的安慰;孩子知书达礼才是父母最大的骄傲;孩子勇于担当才是父母最大的荣耀。

过去,我们曾要求孩子们按我们的方式来做,按集体意识去做,现在想想,我们有多少是假借“爱”的名义,来指挥和控制他们?

养孩子就像种花,要有耐心静待花开。每个孩子都像一朵花的种子,都是带着使命和天赋才华而来的。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教育是一辈子的事。父母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让我们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用感恩的心去完成我们自己的人生课题。愿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值得被宠爱,守护天使!

守护天使

爱飞翔,遇见更好的自己 (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第三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