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通得到刘润老师《5分钟商学院》,第一周里的沉没成本,指的是过去已经花出去的成本或者时间精力。
而我们做选择常常受过去已花的费用和时间影响,总结了同学们的留言作参考:
比如买衣服讨价还价花了很多时间,卖衣服的花在你身上的买卖时间越多,她有更高的成交愿望,最后不得不以比较低的价卖給你。因为既然花了这么多时间,总要卖出一件。
反过来我们去买车上,卖车的很高耐心和你聊车的配置,性能,又陪着试车,卖车的和你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你想既然在这选了这么久,你买的概率就越高。
买房子和买车子,买衣服一样,你花在某件事上的时间和精力越多,你买的概率越高,或者哪怕这个选择比不是那么满意,离理性购买的决定越远。
交朋友,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越多,你们俩就越是好朋友,你已成了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 结婚也是一样,结婚为什么要那么多繁文褥节,婚礼成本越高,已经花了那么多分手的可能性更低,社会生存发展的原理就是要保户家庭财产的稳定; 同时离婚的沉没成本更高,所以很多人为了这个成本,为了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怎舍得损失。人最不想看到自己受损失,那就意味着承认我做错了,而多数没有训练心智的人倾向于逃避错误,逃避痛苦。
买卖股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帐面价值亏了很多也舍不得卖,而一有点赢利的股就赶紧卖了,因为卖了就确定钱确实到手,心理感觉马上会很开心,人都喜欢开心; 而若卖了那支亏损的股,的的确确就产生了损失(沉没成本),感觉太痛苦了,要逃避,不去处理它,导致很多人就这样被套牢了。所以巴菲特强调投资除了专业领域所需的知识框架外最重要一点,就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战胜自己。
换公司和离婚也是一样的道理,我在原来的公司有要好的同事,所有的工作也都熟悉了,出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我还是留在原公司,放弃有可能更好的前途。
最近突然想到想把家搬回工作和做生意的城市,三年前搬到地区所在的城市,有1.5小时的车程,但是孩子爸爸还在以前城市上班,我合作的工厂和这一行的朋友也在那边,(工业发达城市,百强县),在那边生活公工作7年,沉没下来的成本,认识的人,熟悉的工厂都在那,如果未来的事业还在这,这就的考虑未来要花的成本(包括时间和注意力)。
当初在现在住的地方区城市买了房空在那浪费,这边还得租房,后来想想卖掉不合算就自己住,加之小孩这边学区房读书更好,结果住到这里挺不方便,回一趟原来的城市浪费时间,还多了孩子爸爸来回上班的成本,为此多了一辆车的费用,如果将来家庭的工作都还在那边,是否继续生活在现在这个城市就要考虑。
我要仔细再列出清单对比将来的成本,参照得到里学到活在未来的概率好好思考搬家这件事。
1)搬回原来的城市对我们的家庭更有利,将来有哪些方面是有利和新机会,现在的损失将来可以弥补。
2)如果不搬,那么现在住的城市,家庭的工作重心转到这里,以有哪些新的机会,要花的时间和成本。
不要去考虑过去已花的成本,以前正因为受到"房子买了空着浪费"的影响,为了少受损失,结果搬到新地方,造成困扰。
这就是沉没成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你有没有受到它的影响? 欢迎探讨。插一副老师的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