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行事物积极参与甚至主动制造流行,这样的人无疑走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属于引领者;
对流行事物能宽容接受但不参与,这样的人也仍然在跟着时代走,是与时代发展同步的;
而对所有流行都深恶痛绝并坚决排斥,这样的人只能被时代所抛弃,最后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运。”
——《我们为什么总是看不惯》
流行的东西一般都很LOW,也正因为门槛低才能流行起来。流行的事物不见得有意义,但起码成了一代人推动、全民参与的话语权。
这就是年轻人的力量。
看看全民为之迷恋的小鲜肉明星、网红,如果深入细剖开来,却发现他们什么都没有,更谈不上德艺双馨。但就是有一个门槛比较低的正好能勾起全民兴趣点的方面,于是所有人都能买他的推销。如果德艺双馨的明星,那是用一生经验堆积起来的形象,别说模仿,就是理解起来都难。所以难以成为全民尤其年轻人的偶像。
所以说流行的代价必然有浅薄的成分,但它却是时代潮流的引导者。比如网络小说刚刚兴起时可以用低俗、媚俗形容,更谈不上文学性。但今天霸屏的电影电视剧大都是根据网络小说改变的,如《琅琊榜》、《鬼吹灯》、《盗墓笔记》等,无不成为经典!
当一个事物不再流行时,不在乎两个宿命:一是灭亡消失,一是沉淀深入的存活。如果是后者,门槛的提高必然导致不再流行,也必然由新的流行元素替代。
完全跟随流行,将会失去自己,因为流行的潮头泡沫最多。只有感性包容、理性接纳,在不随波逐流的同时能够引领风骚,才是与时俱进的人。